現在的大盤行情仍然處于下降趨勢,但很多投資者認為現在是底部區域,可以操作股票。那么,請問:股票底部有什么樣特征?如果真是底部,又如此操作呢?你有屬于自己的底部買入技巧嗎?
我們先分析一下“底”的形成。底部是由市場的下跌誕生的。在證券市場中,股價的上漲其本質就是一種風險釋放的過程。股價的下跌風險充分釋放之后,“底”就會誕生。尤其是兩種下跌形式容易形成“底部”:1,股價放量急速下跌;2,股價縮量緩和選的。但并不是兩種下跌一定能形成底部。
其次,了解“底”的最初形式。所謂的“底部”其實就是一個趨勢運行的反轉結構。而股價的運行趨勢所有的反轉向上運行其最初階段都是“反彈”。所有的底部反轉是由底部反彈演變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反彈都能演變為“反轉”的。
反彈若想演變為反轉,首先,在個股的反彈之前,股價的風險釋放要充分;其次,股價的反彈走勢改變了此前股價下跌的運行規律;最后,股價下跌走勢的后期階段有著明顯的反彈(或反轉)即將到來的特征。
最后,我們要掌握的就是如何把握底部的操作。底部要有嚴格的操作原則,即達到買入標準和買入條件之后才能做買入交易。如何制定買入標準呢?在底部有兩個操作模式,分別為:股價支撐確認后,做被動性買入,倉位要低;股價突破壓力后,做主動性買入,倉位可以適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