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養殖規模: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
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和產量持續快速增長。2007年至2016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由26.55萬噸增加到85.23萬噸,增長了221%;全國養殖面積超過900萬畝。2016年,我國小龍蝦總產量為89.91萬噸(含捕撈產量),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
二. 生產產區:集中于長江中下游
小龍蝦主要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等5個主產省產量占全國產量的95%左右。湖北省養殖規模最大,2016年養殖面積487萬畝、產量48.9萬噸,占全國近6成。近兩年,湖南省養殖規模增長較快,四川、重慶、河南、山東、浙江、廣西等省(區、市)小龍蝦養殖也逐步發展,養殖區域逐年擴大。另外,部分省份尚有捕撈產量。
三. 產業鏈條:形成從養殖到運輸加工到最終消費的完整產業鏈條。
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從最初的“捕撈+餐飲”,逐步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游節慶一體化服務拓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小龍蝦產業鏈中,第一產業以小龍蝦養殖業為主,第二產業以小龍蝦加工業為主,第三產業為以市場流通、餐飲服務、節慶文化、休閑體驗為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服務業。
據統計測算,2016年小龍蝦產值564.10億元,經濟總產值1466.10億,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近500萬人。其中,以養殖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產值564.10億、小龍蝦以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102億、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800億,分別占其經濟總產值的38.48%、6.96%和54.57%。
四.消費市場
1.國內消費:集中在大中城市。
小龍蝦國內消費以餐飲和加工為主,且呈快速增長態勢。小龍蝦餐飲受到國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青睞,消費群體擴大、時間延長、品種增加,餐飲消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小龍蝦加工消費保持穩定。小龍蝦的國內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大中城市,北京、武漢、南京、上海、合肥、杭州、常州、無錫、蘇州、長沙等城市年消費量均在萬噸以上。
2.出口貿易:遠銷歐美
我國小龍蝦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占出口市場比重的80%以上。受國內消費刺激及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2015年后小龍蝦出口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16年小龍蝦出口量較2014年降低0.64萬噸,下降21.48%。從出口價格情況看,2007年以來小龍蝦出口單價呈總體上升趨勢,但2016年受國際蝦價下跌影響,出口單價出現下滑。近年來由于國內市場價格迅速上漲,很多出口企業紛紛轉向拓展國內市場。
五. 市場價格:隨季節波動
小龍蝦的生產供給季節性特征明顯,市場價格隨上市供給量變化而波動。根據2014-2016年小龍蝦批發價格和出塘價格看。近三年小龍蝦價格逐年提高,價格呈季節性波動,每年的6-7月上市旺季期間價格最低,春冬季上市淡季期間價格走向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