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工信部下達2017年鎢生產總量控制指標,確定2017年鎢生產總量控制在9.13萬噸,與上年持平。業內人士表示,在上游產能嚴控,下游需求增長的情況下,預期鎢市價格保持企穩回升,有望回歸合理水平。
實施總量控制
根據通知,任何企業不得無指標和超指標生產。生產總量控制指標應下達給符合國家鎢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要求、具有采礦許可證的企業,指標要向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工藝裝備先進、技術水平高的重點骨干企業傾斜。對超指標生產和存在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的企業要核減直至取消指標。工信部強調,對無指標、超指標生產的企業,立即責令停產,對違法收購和銷售的企業予以處罰。
從分配情況看,共有17個省(區)獲得生產指標。其中,江西、湖南兩省分別為38450噸、23600噸,占了半壁江山。
中國鎢礦資源居世界首位,也是鎢第一大生產國。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最新統計,全球鎢資源儲量為330萬噸(金屬量)。其中,中國鎢資源儲量為190萬噸(金屬量),占全球資源的58%。
近年來,中國鎢資源全球占比有所下降。為抑制鎢業無序發展,保護緊缺資源,2002年以來對鎢精礦開采實行“總量控制指標”。據中國鎢協統計分析,2016年全國鎢精礦實際產量12.4萬噸,超采比例超過30%。
需求恢復明顯
在經歷近3年的價格下跌和去庫存后,2017年鎢需求恢復明顯,原料供應趨緊,市場價格進入上漲通道。
百川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黑鎢精礦價格為8.15萬元/噸,同比上漲15%;仲鎢酸銨價格為12.7萬元/噸,同比上漲15.45%;鎢粉價格為202.5元/公斤,同比上漲10.35%。
同時,上游產能減少。據中國鎢協統計分析,2016年全國鎢精礦實際產量同比下降3.88%。下游企業則呈現訂單飽滿、供需兩旺態勢,鎢冶煉加工產品產量普遍有所增長。據中國鎢協統計,主要鎢冶煉加工企業2017年一季度仲鎢酸銨、氧化鎢、鎢粉、碳化鎢、偏鎢酸銨、鎢條、硬質合金和高比重合金同比分別增長65.43%、26.71%、5.52%、12.69%、22.96%、12.46%、34.08%和69.9%。
市場回暖帶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統計數據顯示,4家鎢公司中3家已公布中期業績預告,均報喜。章源鎢業預計,上半年扭虧為盈;廈門鎢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翔鷺鎢業預計,凈利潤約為3125萬元-3818萬元,同比增長上限為10%。今年一季度,除翔鷺鎢業外,其他三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00%,廈門鎢業更是達534%。
中國鎢業協會秘書長劉良先表示,嚴控開采,環保要求升級,有利于改善鎢市場供需矛盾,推動鎢原料價格企穩回升。同時,下游鎢產業呈現穩定增長態勢。預期2017年市場價格繼續保持企穩回升,有望回歸到合理水平。華創證券也指出,預期2017年鎢精礦價格整體上行,需求方面將繼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