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情況并不像梁軍說的那樣輕松隨意。據樂視致新離職人士提供的消息,樂視電視2017上半年銷售慘不忍睹,“銷量可能還趕不上小米”,“全年700萬臺的銷量目標鐵定完不成,能賣200萬臺不錯了”,樂視電視已經滑落至互聯網電視第二梯隊的水平。
往年樂視電視銷量大增,很大程度上是燒錢沖銷量的結果。今年,樂視最缺的就是錢,不可能再走燒錢的路線,銷量下滑在預期之中。
樂視患的是綜合癥,不是有錢就能治好它的病,公眾信心、信任的恢復及重建,需要更長的時間,也困難得多。
現在看,賈躍亭發明的生態模式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笑話(有人說是龐氏騙局),它再次提醒人們:千萬不要指望創造一個新商業模式,就能比別人跑得快,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企業的較量,本質上是技術與產品創新的較量,很難想象阿里巴巴沒有強大的技術基礎會有今天。
因此,企業比拼的不是誰跑得快,而是誰跑得遠。華為并不是一家跑得快的企業,但它一定是一個跑得遠的企業。須知,華為是中國最抗拒新商業模式的企業。當年,樂視曾經不知天高地厚第挑釁華為,今天,華為正在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而樂視已經走到瀕死的邊緣。
2017年以來,樂視電視銷量大幅下滑絕非偶然,兩重因素疊加造成這一結果:首先是,2017年乃“互聯網電視轉折年”,幾乎所有互聯網電視均出現大幅下滑,樂視自不例外;其次是,樂視獨有的危機事件,將樂視推向比其他互聯網企業更為艱難的境地。
賈躍亭的沉浮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一個企業不愿意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功夫,總幻想通過在商業模式抄近路走捷徑,這個企業可能死得更快。中國互聯網電視企業,到了必須集體檢討并轉型經營思維和產品思維的時候。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