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經濟尤其是進出口恢復,增長出乎很多人預料,穩中向好的態勢趨于明顯,讓一直對經濟走勢擔心的人們松了一口氣。與此同時,利用外資和激活民資方面相對低迷,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814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這是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內穩定運行,進一步在世界經濟中處于領跑地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并帶動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期同樣走高。中國經濟的穩定器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在穩中有進、亮點頻閃的同時,也有值得重視的問題浮出水面。比如,吸引外資、利用外資出現下滑,民間投資出現增速回升態勢但熱情依然需要進一步激活。
就利用外資來說,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5468億元,下降4%,降幅比1—5月擴大2.7個百分點;到位資金1059億元,下降13.7%。這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專門就此進行研究討論并作出明確表態。他指出,我們提出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開放促進我們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外商投資推動了資源合理配置,促進了市場化改革,對我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向更高形態發展,跟上全球科技進步步伐,都要繼續利用好外資。要加快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以及一般制造業和服務業等競爭性領域對外資準入限制和股比限制。要盡快在全國推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行過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7月28日,李克強總理專門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加大力度引進外資,營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環境專門作出部署。這也可看作是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
在十天時間里,總書記和總理就同一主題進行研究和部署,可見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已經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必須加以穩定,并在營造良好環境、做好跟蹤服務、推出具體舉措讓外資有興趣進入又能夠跨過門檻進行投資。改善利用外資的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是大力吸引外資的前提和要求。
就激活民資來說,它與用好外資一樣重要。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7.2%,比1-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0.7%。相較于去年,這已是不錯的局面。去年年初,民間投資大幅下滑引起中央的高度關注,先后派出多個督察組分赴各地進行檢查,發現營商環境是大問題。同時,對民間投資的門檻和限制,也是亟待拆除的籬笆。經過國務院的系列動作,堅持簡政放權和“放管服”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和預期,使得民間資本投資信心得以逐步恢復,從而帶動民間投資的回暖。
給外資以國民待遇,對民資也應當一視同仁。充分發揮各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是搞活經濟的關鍵。其中,改善營商環境確實非同小可。缺乏誠信、“開門迎客、關門打狗”的惡劣行徑,堪稱一種自殺行為,這樣的環境不可能吸引來外資和民資,更別談留住它們。只有軟硬件完備,才能引來“金鳳凰”并不斷“繁衍生息”。在此基礎上,把外資用好,把民間投資激活,就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堅實有力。(原標題:用好外資、激活民資是穩增長重要抓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