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上,明確開展涉及資本市場發展戰略的若干專項工作。
“實施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是監管層改革的方向,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正向市場化、國際化、規范化、法制化、退市的正常化發展。” 7月26日,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有進有出”,退市是資本市場重要的一部分,退市是一個獎優罰劣的機制,有利于市場功能的完善。
7月24日至25日,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提出,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充分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功能。
李大霄還表示,目前,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在證監會的倡導下有所加強,投資者以上市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長率來投資,他們的投資方向逐漸向績優股、藍籌股靠攏,并且投資意識比以往強烈。使得退市機制實施的條件逐漸成熟。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擴容開始加速,上市公司已突破3000家,具備實施退市機制的條件。
對于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李大霄認為,第一,要控制推進退市機制實施的速度,改革的力度要與市場的承受度配合,不能單邊突進。第二,加強投資人教育,正確引導,減弱投資者炒作“垃圾股”的興趣。第三,退市時股價不能太高,如果退市前股價較高,每次退市就會有大量的財富損失,不利于保護投資人的權益,所以要做到平滑退市,才能達到順利退市的目的。第四,在退市的過程中,真正能夠獲得先行賠付的投資者比例小,金額低,投資者損失慘重,退市制度還需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確保投資者合法利益。
對此,李大霄也表示,“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還有助于市場資源正確配置,對于市場來說,資金是稀缺的,完善退市制度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使資源向績優企業集中,也可以使投資者能夠更好的選擇投資對象,避免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有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專家:加大退市力度是監管層下一步改革方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