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穩中有降,可能在10%以下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呈現“先揚后抑”局面;經濟增速可能逐季溫和回落。在此情況下,PPP項目投資仍是拉動基建的重要力量。積極的財政政策將不斷豐富細節和內涵,要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精準度,財政支出要有保有壓。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料放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6%,比1-4月回落0.3個百分點。1-5月,民間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均出現回落,分別較1-4月回落0.1個百分點、2.4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
據發改委披露的重大工程信息,今年以來共審批核準12個基建項目,總投資為1480.67億元。發改委審批核準的項目數自去年9月以來開始回落。今年1-5月,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比增速為2.5%,創近四年來同期新低。
“下半年經濟增速略有放緩的可能性較大,下行壓力主要源于投資放緩。”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商品房銷售、土地成交、建設開工、資金來源等相關指標均有所走弱,下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明顯回落。同時,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公司的管理,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資的各類投資基金等方式違法違規變相舉債,可能影響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支撐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走高的基建投資增速在二季度后會出現放緩。
興業證券認為,基建投資主要有五方面資金來源:一般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類政府債券、貸款和社會資本。國家預算內資金和政府性基金對基建投資的資金支持大約占30%,而今年以來一般財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明顯較去年同期提高。基建資金來源中的類政府債權占比約為35%,而考慮到今年以來城投債發行受到高利率限制,凈發行規模為負,基建中的類政府債券資金來源可能受限。財政支出中與基建有關聯的農林水務、交通運輸以及資源勘探等的支出同比增速上升,并且高于2016年的增速中樞。總之,今年基建投資的下滑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對沖,下滑幅度可控。
基建投資仍倚重PPP
PPP項目投資仍是拉動基建投資重要的推動力量。
民生證券認為,今年將是PPP分化年,政策進入規范收緊期,落地項目進入高峰期。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PPP新增入庫項目數量增速減緩,前期項目落地增速加快。截至4月,PPP總體落地率達35.14%。根據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數據測算,今年新增落地項目規模為2.33萬億元,到2017年底執行項目規模將達4.56萬億元。今年PPP投資對基建的拉動貢獻約為6.11個百分點,去年為2.27個百分點。PPP項目帶動的基建投資額為0.929萬億元,基建項目約占PPP項目的75%。
中投證券認為,PPP有望引領基建投資浪潮,重塑行業格局。例如,水生態治理成為推動生態環保類工程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主要增量來自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和農村污水治理,市場規模將達1.16萬億元。雄安新區建設將為建筑公司提供新動能,新建基建、房建、水生態治理投資約1萬億元、1.6萬億元和1505億元。特色小鎮有望成為建筑公司業務拓展新方向,將帶來5萬億元-6萬億元的投資空間。PPP資產證券化新規出臺后,社會資本退出機制更加健全,PPP項目的流動性有望改善。
連平指出,在投資資金有限的前提下,對PPP項目要加強管理核查,保證資金透明、順利地投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提升PPP項目落地效率。
用好財政資金
愛建證券預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穩中有降,在10%以下運行,可能下行到8%左右。下半年GDP增速將下行,需要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穩定經濟增長。
連平認為,不必擔心經濟出現失速風險,下半年經濟將維持平穩增長,避免經濟硬著陸仍是宏觀調控政策的底線。預計一季度6.9%的GDP增速可能是年內高點,此后經濟增速會逐季溫和回落。但全年走勢平穩,增速將保持在6.5%以上,預計在6.7%左右。預計二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分別為6.8%、6.7%、6.6%。從財政支出情況來看,上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大于往年。二季度后,受經濟運行趨緩、減稅降費政策的影響,財政收入增長逐月放緩,可能逐漸影響財政支持力度。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的制約下,積極財政政策將不斷豐富政策細節及內涵,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精準度。繼續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發揮政策穩增長的支撐作用。提升財政政策結構性調節力度,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提供政策支持,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財政支出有保有壓,在加大力度補短板、惠民生的同時,壓縮非重點支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同時,盤活巨額財政存量資金,將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