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開始,簡并增值稅稅率的政策將正式實施。根據政策要求,原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適用13%稅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農產品,天然氣,食用鹽,圖書等23類產品。同時,對按照17%稅率征稅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
國稅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表示,為實現增值稅稅收中性的目標,各國逐漸普遍追求更為簡明的增值稅稅制,簡并稅率,減少優惠,拓寬稅基已經成為國際增值稅制度發展的趨勢和主流。結合我國財政情況,經濟發展形勢,企業負擔能力,稅制改革方向及推進增值稅立法等多種因素。
我們增值稅簡并路徑按照‘四并三’的稅率優化思路,即取消13%一檔稅率,稅率結構簡并至17%,11%,6%三檔。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安排,林楓表示,主要考慮是:13%稅率主要適用于農產品,圖書,報刊,雜志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化肥,農藥,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以及天然氣等工業生產資料,取消此檔稅率并下調至11%,體現了國家對農業,民生領域的稅收支持。
對此, 廣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簡并稅率政策對納稅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稅負。經初步測算,該項新政將惠及廣州市2.5萬戶納稅人,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預計每年可為納稅人減負5.01億元。在該人士看來,簡并稅率政策對納稅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稅負,可以有效盤活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企業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同時,通過稅負轉嫁和傳導機制,對消費者也會起到減負作用。
記者了解到,營改增試點前,我國增值稅有17%和13%兩檔稅率(不含零稅率,下同)。營改增試點過程中,根據試點行業的銷售收入,成本構成等情況,基于減輕試點行業稅負的考慮,新設了11%和6%兩檔稅率,稅率檔次增至四檔。
不過,四檔稅率并存的情況,導致稅制較為復雜,可能引發高征低扣低征高扣的現象,抑制了增值稅中性作用的發揮。在減稅背景下,增值稅稅率調整成為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