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大利亞和中國學者聯合編著的“中國經濟前沿”叢書·《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源泉(第1卷):改革、資源能源與氣候變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書從供給側角度出發,討論中國如何啟動經濟增長的新源泉,并預測中國將在2030年前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其英文版已于2016年年中在澳大利亞先行發布。
書中指出,在全球經濟波動不定之時,中國的變革已經開始。2007年末全球陷入經濟危機后,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持續低迷。中國以外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則呈現各不相同的發展歷程。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面臨種種問題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相當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
書中高度肯定中國重視的機構建設,以引導自身及高收入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的發展銀行、絲路基金及一些金融機構先后建立,打破了投資障礙。中國的努力已經推動發達國家積極提供資金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書中認為,中國如能加快改革,實現結構再平衡,去杠桿、改善收入分配以促使消費率回升,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預計2016年—2020年能夠保持年均6.2%左右的增長率;2021年—2030年還會出現增長再加速,達到7.5%的年均增長率;2030年之前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將是一條更可持續、更有利于全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