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道,一個匆忙組建起來的投資者團隊看似勢將競購成功東芝的內存芯片業務,但缺乏明確的領導者和業界影響力,令人質疑該團隊中誰將負責做出困難的戰略和投資決策。
經過數月競爭激烈的競拍之后,東芝周三稱,日本政府牽頭的一個財團已被選定為其閃存芯片業務的優先競購方,計劃在下周之前簽署價值約180億美元的協議。該財團成員包括政府支持的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和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
東芝出售芯片業務將獲得急需的資金,以填補旗下已破產的核部門西屋電氣數以10億美元計的巨額成本超支。

但資深從業者表示,上述財團可能在資金密集且競爭激烈的科技行業舉步維艱。科技行業以消費者需求快速多變、以及對裝配線誤差要求極高而聞名。
他們還稱,由于缺乏專業技術,加上存在文化差異,這一成員差異很大的財團或許需要引入外部領導者,來負責運營從東芝剝離出來的芯片業務。東芝曾是全球第八大半導體廠商。
“芯片業務的負責人必須是像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那樣的人物。戈恩在日產的復興中發揮了強大的領導力,”前日立制作所總工程師Tsugio Makimoto說,指的是帶領車企雷諾和日產實現復興的戈恩。
“像上述日本-美國和韓國公司這樣拼湊起來的財團很難實現這樣的領導。”
政府干預
總所周知,日本決策者非常不愿意看到大型企業倒閉打擊整體經濟,但由日本政府牽頭的投資者在帶領本國受困企業扭轉命運方面的確乏善可陳。
除了貝恩,該財團還包括國有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以及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韓國SK海力士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的核心銀行業務正在就提供貸款事宜進行磋商。
東芝一位高管稱,圍繞SK海力士存儲業務的反壟斷顧慮意味著,該公司不會參與東芝芯片業務的管理。
“財團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了解芯片業務的管理,因為SK海力士將可能呆在幕后,”該高管稱。
SK海力士未發表評論。
盡管如此,該財團一直被許多分析師視作最強有力的競購方之一,因其必然會獲得日本政府的批準。日本政府希望把關鍵的半導體技術留在國內。
東芝是全球第二大NAND閃存芯片生產商。由于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大容量的長期數據存儲,電子廠商對這種芯片的需求日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