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財經6月14日訊:據悉,目前印度每個電商用戶的年購物額僅為300多美元,遠低于中國水平(中國2016年約為1600美元)。印度的電商滲透率也極低,2016年僅為15%。2016年印度的電子商務市場收入大約為16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中國的2.1%,預計在未來五年里,印度電子商務市場將仍保持著年20%的增長速度。
印度兩大本土電商巨頭或將牽手了。6月13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軟銀作為最大股東的印度第三大電商企業Snapdeal,已與最大的電商Flipkart就合并事宜達成基本協議。該合并完成后,軟銀計劃取得新公司20%左右的股份。為確保在新合并公司中20%的出資比例,軟銀將通過與沙特阿拉伯共同設立的10萬億日元(約合908.3億美元)規模的基金進行追加投資。兩大巨頭股東之所以促成此次合并,與亞馬遜在印度電商市場的崛起不無相關。據了解,Flipkart誕生于2007年,Snapdeal誕生于2010年,兩家公司曾經構建絡零售的雙寡頭壟斷格局。2013年,亞馬遜進入了印度,大舉投入資金,逐步獲得市場份額。Snapdeal則掉落到行業第三名。
Flipkart和Snapdeal的合并是值得看好的。一方面是印度本身的市場潛力較大。另一方面,兩者之間有一定的互補性。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亞馬遜來說,這次合并意味著印度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了。
聯合對抗亞馬遜
除了自身持續虧損,通過合并來減少競爭壓力之外,Flipkart與Snapdeal牽手,也與亞馬遜在印度的強勁攻勢相關。亞馬遜進入印度市場的時間,其實遠落后于兩家本土企業。據了解,亞馬遜于2013年才在印度啟動分支,分別落后于Snapdeal,Flipkart三年和六年。但這并不妨礙亞馬遜后來居上。根據獵豹全球智庫數據顯示,2016年9月底至10月初,亞馬遜印度app的活躍滲透率達13.06%,僅次于排名第一的Flipkart(16.30%),遠超排名第三的Snapdeal(5.95%),周人均打開次數更是以20.1183次超過Flipkart及Snapdeal之和,后兩者分別為9.0034次及6.9788次。
在對賣家的吸引力上,亞馬遜也遙遙領先。根據此前尼爾森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亞馬遜是印度賣家最鐘愛的電子商務品牌,其次是Flipkart。賣家越鐘愛,也就意味著產品類型越多,能夠吸引的買家也越多。對用戶及賣家的吸引力,得益于亞馬遜持續向印度市場的輸血。2016年初,亞馬遜再度在該市場增加30億美元的投資,令其在印度電商市場的總投資高達50億美元。相較之下,截至2016年,Flipkart在數輪融資中僅籌集約35億美元,Snapdeal則僅籌集不到20億美元。
亞馬遜在中國市場雖然已經落敗,但在印度市場不想重蹈覆轍,因此投入了許多精力,李成東分析稱,考慮到印度市場并沒有像京東這樣年銷售規模達千億元的競爭對手,因此,亞馬遜印度應該比亞馬遜中國表現好得多。不過,無論此前表現如何,兩大本土電商企業合并之后,無疑將是一個新起點。對于亞馬遜來說,印度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了。李勇堅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