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8日晚,莫迪在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時宣布,為打擊腐敗和猖獗的黑錢交易,廢除市面上流通的舊版500盧比和1000盧比兩種面值貨幣,當天午夜起立即生效。這導致約占流通貨幣總值86%的鈔票失效,給習慣于現金交易的印度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其中資金密集型行業受沖擊尤為嚴重。
有分析認為,廢鈔令將帶來納稅人口大增。長期以來,印度政府為民眾逃稅嚴重的問題而苦惱。2016財年,印度只有3700萬人進行了稅收申報,廢幣行動需要民眾到銀行將手中持有的這兩種紙幣兌換成新鈔,這可以幫助稅務機關獲取盡可能全面的居民存款信息。但劉小雪指出,消除黑色經濟并不能完全依靠廢鈔令,打擊假鈔和反腐也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印度的經濟弊病更多在于稅務系統本身,廢鈔令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曝光個人逃稅問題,但個人所得稅在印度的稅收中所占比重并不高,而且GDP增長必然帶來稅收的增加,這不能說明是廢幣行動的功勞。
事實證明,廢鈔令帶來的陣痛還在繼續,為了打擊腐敗和黑錢,莫迪幾乎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廢鈔令實施伊始,全國僅剩下15%的貨幣繼續流通,銀行換鈔隊伍大排長龍,而以現金交易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根據今年3月印度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四季度印度GDP年化增速為7%,同比下滑0.4%,遠好于市場預期的6.4%,一度打消了市場的擔憂,莫迪也在隨后的地方選舉中大獲全勝。 劉小雪認為,莫迪這項舉措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莫迪在一夜之間宣布廢鈔是非常規的,但事實上,廢鈔令針對的是個人貪污腐敗,讓黑錢花不出去了。這幫助莫迪樹立了反腐斗士的形象,讓他在民眾中的聲望大大提高,這在今年初的幾次地方選舉中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