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華東、西南地區部分企業集體上調粘膠短纖價格,調漲幅度在每噸100元至200元不等,再創本輪反彈新高。7日西北等地區粘膠短纖均價已開始上調,漲幅在1%至2%不等。自去年以來,粘膠短纖價格漲幅逾40%。據了解,節后下游企業開工回升,粘短企業庫存偏低,行業景氣度延續向好。
相關廠家表示,市場前期訂單較多,企業無銷售和庫存壓力,漲價意向較強。機構認為,環保限產和新增產能投放減少,粘短供需格局延續改善,行業景氣度處于上升周期。百川資訊數據顯示,今年粘短計劃新增產能較少,占行業總產能比例不足5%,市場供應端繼續偏緊。
從最新動態來看,粘膠短纖行業基本面向好,市場價格堅挺,中端產品報價在每噸17000元至17200元之間,部分企業報價偏低在每噸16800元;高端產品報價普遍在每噸17300元,實際成交價在每噸17200元至17300元之間。從需求來看,春節后新單整體跟進情況較好,由于部分廠家產量不足,局部仍有發貨緊張甚至有控制簽單操作現象,高端廠家出貨情況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另外,受限產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廠家開工不足,市場貨源偏緊,預計2月中旬起下游企業將有集中備貨需求,或將進一步推漲粘短價格。
上游原材料方面,棉漿新報價目前仍未出臺,國產溶解漿2月訂單已銷售完畢,每噸報價在8100元至8300元不等,部分漿廠新報價或將于月末出臺。外盤溶解漿市場報價維持節前狀態,針葉漿部分報價在每噸1030美元,闊葉漿商談重心在每噸930美元至940美元之間。下游方面,人棉紗廠陸續開工,整體報價維持年前價位。目前企業積極完成年前訂單,新單將陸續跟進。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由于部分落后產能的退出,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粘短企業之間協同性明顯增強,龍頭企業集體達成了價格聯盟保持市場穩定。目前國內粘膠短纖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產能前五大企業占據行業53%左右的市場份額,前十大企業占據79%左右。
我國粘膠短纖產能在380萬噸左右,其中有效產能近350萬噸。數據顯示,去年粘膠短纖產量約為341萬噸,行業整體開工率高達97%。近幾年由于產能擴張,粘膠短纖價格出現快速下滑。自2014年以來產能供給壓力明顯減少,其中2014年行業產能增長僅為26萬噸,增速為6.7%,低于需求增速。2015年新增產能增速不足6%,未來幾年新增產能也將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時在環保壓力下,2015年有近10%的粘短產能退出市場,使得供應端明顯收縮,為本輪行業景氣周期提供重要支撐。
另外,鄭棉期貨價格自去年6月以來累計漲幅近30%。券商研報認為,棉價的持續上行將為粘膠需求提供邊際改善,并支撐其價格上漲。粘膠短纖價格的大幅上行使得相關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顯著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