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瘋狂 深港通低迷
港股市場本周增長勢頭有所放緩,5日漲幅3.39%,報收22885.91點。本周國企指數上漲2.91%,報收于9715.72點,紅籌指數上漲2.79%,報收于3711.83點。從板塊方面來看,恒生一級行業全線收漲,原材料板塊和能源業表現依舊強勢,分別以5日漲幅7.75%和4.62%領跑市場,工業板塊5日漲幅4.15%位居第三;綜合業、金融業和消費品制造板塊表現欠佳,5日漲幅低于3%。
建設銀行、融創中國和匯豐控股再掀港股通(滬)瘋狂,5日平均每日流入11.5億元;港股通(深)狀態低迷,維持在每日2億元的水平。整體來看,滬深兩地流量比例在2.5:1左右是常態。
個股方面,港股通(滬)中較為活躍的還是建行、匯豐等藍籌公司,十大流通股中,融創中國、建設銀行和吉利汽車上榜次數最多(5次),中國移動上榜4次,匯豐控股雖只上榜3次但成交額巨大。港股通(深)與港股通(滬)情況相似,吉利汽車依然以5次笑傲榜首,融創中國和豐盛控股則分別上榜4次。
醫療市場未來潛力無窮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社保覆蓋的增加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國醫療市場規模近年來快速增長。據Frost&Sullivan公司報告顯示,中國醫療行業總開支增長迅速,預計2017年將達53670億人民幣,2008~2017年CAGR為15.6%,醫療市場未來潛力無窮。
2017年醫療行業改革與機會并存:1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 提出到2020年需要完成包括基本醫保全國聯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等19項目標。在這種大行情的背景下,本周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三家標的。
國藥控股(1099.HK):國藥控股是中國最大的藥品及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2016年中期公司營收1258.8億元,同比增長13.35%,其中醫藥分銷業務占比94.2%,同比增長13.65%,醫藥零售業務占比3.86%。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醫藥分銷網絡,直接客戶包括13841家醫院、108712家小規模終端客戶,市場份額17%~18%,穩居行業龍頭。
華潤鳳凰醫療(1515.HK):華潤鳳凰醫療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醫療健康服務產業平臺,公司40%的營收來自綜合醫院服務業務,60%來自IOT相關業務。集團采取IOT醫院托管模式,避開公立醫院產權問題,通過對醫院進行投資,換取在19~48年的期限內收取醫院管理費以及為醫院供應藥品、器械及耗材的權利,利用規模效應,節約上游采購成本從而提升利潤。其中,供應鏈業務收入約占總營收的54%,管理費業務收入占比6%。2016年中期,公司營收7.05億元,同比增長17.1%,主要受益于其IOT托管醫院的患者人數增長和對供應鏈采購需求的整合。
2017年,預計集團綜合醫院服務業務持續穩定增長。同時,2016年華潤集團入主鳳凰醫療,為集團注入了47家醫療機構(其中包括4家三級醫院),相信托管醫院規模的擴張將持續拉動集團IOT業務高速增長。
環球醫療(2666.HK):環球醫療是大型綜合醫療服務供貨商,提供以醫院為核心的上下產業鏈條拓展的業務模式,融資租賃業務營收占比67%,咨詢服務收入占比32%。
2017年我們看好其醫院托管業務。隨著與西安交大一附院共建的國際陸港醫院在2016年12月8日開工,環球醫療將獲得醫院25年的特許建設及經營權,收取特許建設和經營服務費,和獨家負責交大一附院、國際陸港醫院的采購服務永續合作權。另外,公司還與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區醫院簽訂了框架協議,預期醫院投管業務將成為有力的新增長點,為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