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板塊為何集體躁動?快速發展勢頭不可逆轉!
雙積分政策即將發布、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已在研究……政策利好頻吹,令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度迎來市場的炙熱目光。9月11日,以鋰電池、充電樁、整車制造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板塊領漲市場,多氟多、贏合科技、鹽湖股份、成飛集成、安凱客車等眾多產業鏈公司更是集體漲停。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此前多年發展,已經擁有技術積累和資源儲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此重要的時間關口,雙積分、燃油車退出等政策呼之欲出,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借此趨勢、各方發力,我國有望實現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多重利好助推產業持續高增長
9月9日,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已啟動了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
汽車產業專家認為:“當下我國仍然以燃油車為主,短期內實現禁售燃油車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從一些國家發布的禁售時間表看,我國停售傳統燃油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備,結合國家政策對產業的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不可逆轉。”
與此同時,雙積分政策也呼之欲出。從今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下降20%,到2020年之后將不再享受補貼。為更好推動產業的發展,今年6月份,工信部起草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積分比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給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設定了較高的增速。
根據雙積分征求意見稿,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2020年度以后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信部另行制定。
比亞迪內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是階段性政策,從目前看到2020年將終止,而雙積分政策則建立起一個長效機制,讓高油耗燃油汽車企業通過購買積分的形式補貼新能源汽車企業,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并加速產業規模化。
針對新能源積分政策,比亞迪表示,根據目前的政策和未來銷售預期測算,2018年比亞迪將產生大量的新能源積分,其對外銷售獲得的收益或對集團盈利產生較大貢獻。
9月11日,中汽協統計信息網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2萬輛和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7.3%和76.3%。今年1至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6萬輛和32.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3.5%和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