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聊貿易文化。中國加入全球化浪潮后,市場逐步放開,但對于美國來講,開放是相互的。中美貿易越繁榮,越開放,就會對美國某些特定的產業造成損害,比如說美國的中高端制造業。美國上個世紀90年代就業率最高的行業是制造業,而如今卻變成了衛生保健和社會服務,美國的中產工人快被全球化紅利滅絕了,這是不是聽起來很有意思。當這種痛苦和民眾帶來的政治壓力給美國的執政者越來越沉重的時候,美國對我們貿易壓制的行為其實是發展的必然。那我們怎么辦?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和開放是共生的,只改革不開放,或者只開放不改革都是偽命題。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的背后必將帶來中國經濟基礎的進一步變化,這種變化會導致對上層經濟結構的牽動。所以,必須用大力去引導。而中國和歐美的不斷交互,不是簡單的貿易對峙就能阻擋的。隨著交互的不斷深入,文化沖擊、生活方式沖擊會越來越大,道理很簡單,中國人太多。美國現在的輸入文化越來越難,中國只要歐美的產品和技術,對于背后的文化滲透已經越來越不理會。所以,歐美的企業文化、產品文化、管理組織文化等等進入中國全部被“中國化”,這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D&G風波”就是背后折射的其實就是:你的文化必須趨同于我。而我們的產品出去后,背后所帶來的價值觀卻高度在滲透對方。所以對方卻很難接受。有興趣去看看美國最近下載量第一的APP——是抖音海外版的Tik Tok。這就是貿易文化所帶來的陷阱。
而國內,也就所謂中產陷阱,而這背后,其實就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簡單講,由于房產造成的貧富差距。很多人以為,中國的房價上漲只涉及到國內的內部之間分配關系。錯了!這還涉及到國際與國際之間的分配關系。貧富差距與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其實是巨大的悖論!
發達國家人口有20%,中國的人口也是20%,如果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意味著有40%的人站在全球上面了。這怎么可能呢?總盤子怎么分呢?答案是:怎么分都不夠分!前一段時間,曹德旺又說了我們不敢說的話,不敢碼字出來,直接貼圖吧:這背后就是我剛才講的陷阱背后的悖論。其實,各種現象的背后還有跟多深層次的東西。我不方便也不敢在公眾號上說,因為,被刪被封怕了,真的。(米筐投資)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