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在經歷了一波上漲以后,中國的樓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二線城市遭遇重點調控,房價一夜之間踩下了急剎車,就連剛需也一并拿下。
不過,對于政策相對寬松的三四線城市來說,春節過后有可能迎來最佳的去庫存窗口,而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三四線城市仍然值得大家關注。
1.房地產市場“冰火兩重天”
以浙江金華為例,2016年以前這里的房價都在1萬元/平方米以下,而現在均價已經漲到了1萬5元/平方米左右。銷售人員介紹,受到“返鄉置業”的影響,春節期間來看房的基本上都是一大家子,主要是希望在城里買一套房子,讓孩子能讀好書。
而在安徽阜陽,農村居民進城和返鄉打工者的置業熱情也十分高漲,即使不是學區房,在買漲不買跌心理的推動下,加上春節期間樓盤推出的優惠活動,前來看房買房的人也明顯增多。
不過,并非所有房子都好賣。在山西陽泉,隨處可見閑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相比“返鄉置業”,當地年輕人更愿意出去“闖闖”,這也導致了當地的房子無人問津。
有同樣情況的還有江蘇南京,據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春節前新開的8家樓盤里,有7家的銷量都不足5成。還有多家媒體爆出,江寧區一家樓盤賣了1個月,一套房子都沒賣出去。
2.哪些三四線城市值得關注?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只需要看當地二手房市場的活躍度就夠了。二手房市場的活躍,意味著當地擁有一定規模的人口基礎,而人口則是成熟房地產市場的必要條件。
那么,哪些三四線城市的人口足夠多呢?
第一類是環一線和強二線城市的三四線城市,只要解決交通和配套問題,它們會成為這些一線或是強二線城市的衛星城。
第二類是完全獨立的,特別是省會級或地區中心的城市,這些城市主要還是靠自身的能力和實力發展。
小小金融表示,如果一個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并不發達,那么基本可以判斷,高房價很可能是“曇花一現”,無法做到長時間的實際支撐。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