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看清楚2017年房地產發生的大事件,才能判斷未來的房地產走向,就像我們判斷現在的政策走勢必須站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全新定位一樣。
1月26日,以“創新·蛻變·領軍”為主題的“2017-2018(第十五屆)中國地產風云榜”在北京舉行,2018年中國房地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2017年這些新聞事件基本上都具有標志性,有很深的代表意義。無論是政策角度,還是行業角度,或者企業反應角度,都預示著,2018年可能會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大動作,或者針對炒房,或者針對住房供給。總之,滿足大家的住房需求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不可回避的問題。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會越來越完善和成熟。這也意味著房地產已經變天,變天也就是說,炒房的邏輯將不復存在,國家也必然在打擊炒房的力度上下更大功夫。
1. 北京317新政標志著一線城市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走向終結,“去商品化”趨勢明顯。
2. 十九大報告指明方向,以老齡產業托起老齡事業,養老產業必將是房地產轉型的重要風口。
3. 李嘉誠繼續拋售香港和內地物業,意味深長。
4. 萬科股權之爭終落幕,王石退位。
5. 阿里、京東雙雙進軍房地產,互聯網大鱷能否在地產大潮中卷起浪花?
6. 官方透露房地產稅、征收原則首次確立。
7. 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多地成立國有住房租賃公司。
8. 樓市成交量普遍下滑,大房企業績普遍增長,傳統房地產寡頭壟斷時代來臨。
9. 京滬歷史上首次針對商辦類物業管控全面收緊,市場交易漸成冰凍。
10. 房地產開啟定向調控,多元化供應格局成趨勢。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