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從2016年的“9·30”到2017年的“3·17”以來,波及全國多座城市的一系列限購、限價、限貸、限售政策從未間歇。在剛剛到來的2018年里,北京的樓市會怎么走?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會穩定運行,房價穩中有降可能會是今年的大致趨勢。
來自北京市住建委的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為2712.38億元,環比2016年下跌45%,共成交52165套,環比2016年減少87026套。從單月成交趨勢上來看,北京2017年的新房延續了2016年的火熱趨勢,以開年月度成交2096套火熱開場,尤其是在3月成交量達到一年內的峰值,月度成交量達到2226套。而隨著“3·17”新政的來臨,受樓市高壓政策的影響,北京新房成交量逐月呈現出降溫的趨勢。
對于政策比較敏感的北京房地產市場來講,伴隨著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開發商的營銷節奏也開始被打破。曾經“金九銀十”這樣集中銷售的高峰期在去年北京市場的表現也不是特別明顯。
數據顯示,在傳統的樓市銷售旺季“金九”,北京樓市迎來了月度成交最低值,成交量僅為1310套。在2017年9月之后,北京新房成交量逐漸開始復蘇,呈現出上揚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11月北京新房成交環比上升指數達到月度最高,為32%,成交量雖直逼2000套,但還是低于年初的月度成交量。
從年初的火爆到3月調控以后的極速冷靜,2017年的樓市調控可以說是效果顯著。2017年北京商品住宅市場成交量相比2016年火爆的市場明顯減少,而另一邊,二手房市場也徹底從高溫、高熱中走出,開啟了新一輪降溫周期。
來自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136237套,環比2016年全年下降50%,在2009年到2017年之間僅高于2011年及2014年,排在近9年的倒數第三位。
在二手房整體成交較為低迷的背景下,剛性改善需求的換房業主成為近期的成交主力。從當前的置業客群情況來看,北京首次置業群體占比僅為35%,改善型換房需求依然為市場的主力客群,占比達到65%,這一比例較“3·17”政策之前的75%雖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為市場需求的中堅力量。
自“3·17”新政出臺后,隨著市場的快速冷卻,北京二手房價也隨之下跌。北京二手房價在2017年4月沖高企穩,并從5月開始直至年底12月,迎來了連續8個月的回落,12月的二手住宅成交均價較4月的高點已經累計下跌15%。
不過,基于北京二手房市場本身的龐大體量和2017年需求的冰封,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2018年北京二手房有望恢復15萬套左右的年均水平,首次置業以及改善換房的剛需則會成為市場交易的主力,投機炒房不會有生存空間,市場杠桿、市場風險都會處在可控范圍內,市場整體更加平穩健康。房價方面,在政策穩定的情況下,房價基本也會延續當前穩中有降的趨勢,但降幅會收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最成功的地方是:在熱點城市房價被抑制的情況下,全國房地產市場依然維持了向前推動的經濟活力。因此,2018年政策調控的方向依然是維持這個方向的發展趨勢。
麥田房產首席分析師張葉松也指出,預計2018年樓市將逐步復蘇,二手住宅市場的成交量會好于2017年。在房價方面,今年上半年的價格走勢會比較平穩。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