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每到年關之際,除了總結過去,就是觀測未來。這幾天連續寫了幾篇有關2017年樓市的文章。今天這篇文章我討論的是2018年應不應該買房?
其實這個問題本不是問題,因為肯定會有人買房,不然房企蓋的房子賣給誰?今天上午我統計了下2017年top20房企的銷售額,看看下圖吧,龍頭房企仍然在高歌猛進。
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是房地產行業規模的頂點,2018年整個市場不會更大,但大房企的銷售額仍然會繼續刷新紀錄。因為行業內部正在進行激烈的整合,大房企吃掉的是小房企的市場份額。
房地產仍然在發展,房企仍然在賣房子,仍然有大量的人買房子,也還有人在觀望。最想得到答案的人是觀望的人。
觀望的人又分為很多種,知乎上剛產生一個問題,算是剛需的一種糾結,我就以這個案例來談談我的看法。
提問的人,先是因為2016年房價上漲而無法上車,后是因為2017年的調控而陷入觀望,畢竟手中的錢從全款變成首付,如果政策能夠將首付再變成全款自然很好。普通購房者有這個心態,某種程度上算是政策的一種成功。
如果能夠如愿自然不錯,但現實卻是2016年這波漲幅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跌回去的,這一點不承認也得承認。在這種情況下,上面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轉化為:首付夠了,剛好能上車,2018年要不要上車?
我的觀點是,能上車就上。我們必須要算兩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