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社會、行業以及企業轉型時期,房地產大佬“被質疑甚至被罵”似乎已經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王石、潘石屹、馮侖等都曾是“被罵”的對象。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健林“被罵”并不顯得孤獨。但其實這些罵聲,用一個更準確地詞來說是“爭議、批評”。
梳理下來,這些大佬“被罵”有兩個共同點,一是,時勢造英雄,他們都曾創造了一個“個人英雄主義時代”,他們的名字都幾乎與所在企業的名字等同;二是,他們“被罵”的時間節點往往集中在社會、行業或企業重要的“轉折點”上。
比如,王健林如今“被罵”正處于貨幣及外匯管制由松及嚴的轉軌期;王石“被罵”最集中的一次是“萬科股權之爭”,“讓你玩爬山、讓你整天跟田小姐你情我儂”,都成了挨罵的理由,而隨著紛爭落幕,萬科告別王石時代進入郁亮時代。
潘石屹在SOHO中國從“銷售”到“持有資產”的轉型期,也招致了不少“爭議聲”,近來SOHO中國接連拋售旗下資產,又被冠上了“清倉大陸資產”的帽子。此時,房地產行業正在從黃金時代轉向白銀時代。
轉折點、轉型期,意味著你要跳出“舒適區”,迎來“陣痛期”,也意味著你的弱點、缺點開始向大眾暴露并被放大,企業內部結構也開始變得動蕩不安,此時此刻,也是罵聲、爭議聲四起的階段,那些被時代拉下神壇的行業領袖們則成了“罵聲靠墊、情緒宣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