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身處輿論漩渦的王健林和他的萬達,如今正處在一個艱難的時刻!
自媒體文章《王健林的滑鐵盧》在網絡世界發酵后,徹底激怒了王健林。于是,萬達發布一則千字聲明,對自媒體文中羅列的八點“中傷”強勢回擊,并搬出了法律武器維護名譽。
聲明中頗有情緒的字眼以及連串問號可以看出,“國民公公”這一次是真的發威了,發出了積蓄在胸的“獅吼”。這讓業界多少有些錯愕,很多人認為大象不必理會螞蟻,萬達犯不著跟一個區區自媒體動怒,有失大企業淡然自若、泰然處之的風范。
此次“口水戰”對于王健林以及萬達來講,更似一個年終爆發點。在這一年中,王健林過得并不如意,各種不利消息連波傳來。2017中國富豪排行榜,王健林排名“老四”,這也是王健林五年來第一次跌出三甲。王健林怎么了?他的萬達帝國怎么了?王健林又做錯了什么呢?
1.萬達跌宕的2017
細看《王健林的滑鐵盧》這篇文章,文中所說的事情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一個是錢,一個是人。每一個單拿出來都足夠挑撥大眾的神經,何況其中還穿插著“ZS關系”。
其中,馬來西亞大馬城項目、萬達資產縮水、海外并購、現金流中斷等都是關于“錢”的,而萬達兩位元老級人員離職以及萬達員工流失率極高等都是關于“人”的,剩余的“質疑”都是錢、人和ZS關系摻和在一起。這幾乎是將萬達“跌宕的2017年”全部容納其中。只不過這一篇文章相當于是交了一份“年終總結報告”,捋了個遍。
萬達的以售養商模式走到盡頭后,近幾年開始向輕資產轉型。萬達、融創與富力之間的638億世紀大交易,成了“萬達帝國”開始起變的分水嶺。雖然萬達曾給出的解釋是,“這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
不過,這一次萬達甩賣資產,且是“優質資產”,在當時卻是一個讓人們“頭頂問號”的大事。為此,還有人專門跑到孫宏斌那里尋求答案,孫宏斌的回答也頗有意思—“你們應該去問王健林”。
幾個月后,隨著事情進展,人們頭上的“問號”也變得愈加清晰。大家都在猜測,可能王健林真的遇到坎兒了?尤其是海外并購這一塊被突然的“叫停”和“監管”,打得王健林和他的跨國企業夢措手不及。
90度地產曾發過一篇文章——《王健林到底做錯了什么》,文中指出,在中國外匯儲備達到4萬億美元高點時,當局曾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但最近兩年,隨著資本外流加劇,外匯儲備大幅萎縮至3萬億美元左右,政策從鼓勵轉變為對部分領域進行限制。目前像萬達這樣的民營企業出海,變成一件敏感的事情,被指責為對外非理性投資,或被認為是向海外轉移資產。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近日也講到,為了穩定外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啟動外匯的對策,到現在為止是推出了多條對策,其中一個對策就是針對海外并購。
魏杰說,針對技術類的并購繼續支持,要多少外匯給多少外匯,但是非技術類的要嚴格審查,像海外不動產投資、海外收購酒店、酒莊、影院等這類被認為是非理性的投資,應該變得理性一點。萬達海外業務則恰巧集中于影院、不動產等被嚴格審查的領域。
“最近我到海外看了很多企業在賣房地產項目,為什么賣呢?外匯出不去了。有一家企業告訴我,原來答應是5億的外匯額度沒有用,就取消了。這個是給大陸人蓋的,現在錢也出不來了,我就把項目賣了算了,因為沒辦法做了。所以,非技術類的嚴格審查,你干不成了,因為要穩住外匯。”
曾經擺出“救世主姿態”、高喊著“萬達進入的行業,無論國企央企都沒機會做老大”的“王首富”名次跌落“老四”的位置時,再加上人事動蕩升級,跟著王健林一起打拼江山的元老級高管相繼離職,對企業遭遇困境的質疑之聲自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