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從85折到1.2倍,房貸利率漲幅達到41%,其實如今的房貸利率還不算高。
從近20年的房貸利率變化來看,4.9%的房貸利率處在歷史最低位,也只有這一次是跌破5%的。
所以,即使上漲20%達到5.88%,從歷史上看并不算高,過去20年最常見的房貸利率在6%-7%之間。
那么問題來了,明年房貸利率會不會繼續上漲呢?今年破“5”,明年會不會破“6”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要弄明白房貸利率為什么會上漲。
房貸利率上漲,意味著貸款成本上升,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錢更值錢了,之所以錢更值錢了,歸根到底是央媽收緊了水龍頭,放水撒錢變少了。
那么,明年央媽會松開水龍頭嗎?
一個近在眼前的信號是,明年1月起,央媽將實行定向降準。雖然降準面向的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貧困人口等普惠金融的對象,但誰能保證這部分水不會流進樓市呢?
這么說起來,是不是明年房貸利率會降下來呢?
相比定向降準,更應該關注的是最近的政治局會議釋放出來的信號。
此次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列為明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這里面大有學問。
要知道在去年,對“住房長效機制”的表述還是“加快研究”,明年就要變成“加快建設”了,這也被市場解讀為“二次房改”要來了。
上一次1998年房改是住房市場化,迎來了近20年的房地產大繁榮,也帶動了中國經濟近20年的大繁榮。
這一次房改,則是要落實“房住不炒”的理念,這也就意味著住房完全市場化的時代結束了,住房屬性將從投資重回居住。
從這個大背景來講,房貸利率并沒有所謂放松的必要。
有人可能要說了,如今經濟發展已經被房地產綁架了,沒有房地產經濟怎么辦?
天天都在說綁架,大家真的理解綁架嗎?所謂經濟被房地產綁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樓市里面有政府債務、房產商等企業的債務,這些債務都是引爆危機的導火線。
當然,以賣房為基礎的土地經濟確實帶動了經濟發展。但是到了今年,這些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首先,通過政策調整引導,大量的庫存房已經被消化了,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今年房價猛漲,如今房地產庫存已經降到了歷史低位。
這意味著,債務已經轉移到了居民身上,地方政府和房產商等企業已經從樓市里面解綁了。
其次,如今已經到了土地經濟模式的拐點,政府也明白土地總有賣完的一天,總不能賣完地就喝西北風吧。
所以,今年開始各地國企開始進入房地產市場,不再賣房而是持有,大力發展租賃住房,為經濟收入開源。
這也就意味著,在賣房市場上,政府也已經沒有那么那么強烈的GDP沖動,畢竟細水長流才能財源滾滾。
更何況,政治局會議提高的“長效機制”是什么,市場基本都達成共識,“房產稅”八九不離十就要來了。
簡單來說,雖然房地產仍然占經濟大頭,但是通過放水刺激房價來帶動經濟的必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再加上美國減稅加息的組合拳,我們更沒有余地來放開水龍頭,相反如果放水帶來的風險已經超過了可能的收益。
所以,無論內外環境,明年房貸利率下降的可能性很小,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倒很大,買房的成本可能會越來越高。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