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兩年的調研論證后,10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成都市成品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2022年底全成都市只賣成品房。
上述《意見》指出,2022年底,全市新開工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達到100%,全面實現住宅產品結構從清水房為主到成品住宅為主的根本轉變。
據悉,成品房是指在房屋竣工驗收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鋪裝或涂飾完成,套內管線及開關插座、廚房和衛生間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基本達到入住條件的住宅。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條新政一經實施,意味著成都樓市將告別“毛坯房”時代,同時其實質是打破新建商品房預售制度,這將倒逼開發商改變傳統營銷模式,降低杠桿率。
無獨有偶,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表示,“成都成品房銷售新政”的實質就是打破了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貫實行的預售制度。眾所周知,預售制度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商品房建設的資金不足問題。顯然成都此舉將對政策環境、房企發展、金融市場等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