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過競拍方式獲得城市國有土地建房僅用于出租的做法不可持續。若不引入金融和稅收支持,從長遠看,有可能執行不下去。
按照現行政策,這種做法有不合理的地方。第一,企業競地價是價高者得,競地價的結果是租金一定很高,房租是不是也得價高者得?
國際慣例是,房地產建筑投資,財團貸款期限最高20年,一般情況下,本息收回的期限最長14年,中國是含建設期7~8年收回本息,這是比較好的投資。
所以租金價格要滿足企業資金回報需求,不然像萬科這樣的上市公司也扛不住。不可能在土地價高者得的情況下降低房租,只有國有單位才可以,等于是給租房補貼。
第二,租金高了誰會租,租給誰?現在建設租賃住房,各試點城市出臺的政策是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如果不是這樣,房子租給誰?以北京為例,一方面限制人口,外遷低端產業,低端產業就業人口就減少了,房子租給誰?另一方面出臺優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這是矛盾的。
目前示范性較強的上海張江地塊,張江獲得的土地成本遠遠低于市場價,萬科則是通過市場招拍掛競地價競得土地,成本不一樣。萬科在北京的永豐地塊目前尚未有動作,一旦借助銀行貸款動作起來,未來萬科的財務報表會很難看。
4月12日,工作人員在北京燕保·馬泉營家園公租房項目登記處對市民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核。北京燕保·馬泉營家園、燕保·高米店家園兩個公租房項目提供公租房房源400套,其中30%面向具有穩定工作的非京籍無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