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分院帽:天賦決定未來的職業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很像做記者的青年,某天去一家新媒體公司應聘當編輯。后者給出了一個簡單的面試考題:一周內寫出一篇稿件,然后通過各種途徑,讓文章成為10萬+。結果這個青年交上來的稿子,發出去后只有幾十個閱讀量。
“你不是做這行的料。”分管的副總編說。他從青年的文字里看出,他不僅不夠天賦,也不太努力。
這個青年不服氣,又前往某家知名大報應聘記者。正好后者缺人,就把他留了下來。然而,這家報社的分管領導馬上發現,這個青年確實不合適做記者。因為,他沒有求知欲,沒有新聞敏感,也沒有渴望挖掘事實真相的強烈動機,他所要的無非是400元一篇的稿費,外加掐的獎勵。
他的分管領導說,微信的測試結果是對的,再給他500年時間,他也不可能成長為優秀的媒體人。
我們的各個行業,正出現類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分院帽:很多人可能在少年時就能被知道,他適合做哪個職業,能在那個領域發展得多好。
不僅僅只是媒體,其他領域內,也出現了類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分院帽的職業識別器。
城開,這個商業地產界的新星,在文創項目城開YOYO中引入了一種名為“THouse”
音樂的聯合辦公空間。學音樂的孩子,只要在這個音樂空間里進行演出,就能迅速了解到市場對自己的反饋,明白自己究竟有沒有潛力走音樂這條路。如果有,版權發行、視聽服務、演出活動、粉絲社群、整合營銷都不是難事,都有人可以幫忙搞定。
但如果反饋很糟糕,沒有幾個聽眾愿意駐足傾聽,那就還是把音樂當成一門愛好,不要指望靠它能謀生。
即使是服裝、家具、陶器、美發這樣的傳統手工藝,是能成為世界頂級的時尚大師、藝術大師,還是就是一個普通裁縫、木匠、瓦匠或者理發師,也有辦法很快看得出。越來越多得網店是把服裝的設計圖樣先掛到網上,等客下單;而不再是先做衣服,然后賣。
由于企業,尤其是創業型企業,對個人價值的評估,越來越傾向于由市場決定。家長們不得不思考,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如何一擊即中,以自己的才華贏得,上萬、上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消費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