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隨著多項調控政策出臺,此前表現強勁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增速放緩,從2016年30%左右的增速放緩到10%左右。
個人房貸增速從30%回落到10%左右
受政策影響,上半年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明顯放緩。
據央行發布《2017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今年上半年,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增加3.0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的38.1%,比一季度占比低2.3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0.1萬億元,同比增長30.8%,增速比上季度末低4.9個百分點。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新增各項貸款比重的25.1%,比去年全年降低了10.9個百分點,比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了19.9個百分點。
調控重壓之下,五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從30%的強勁增速回落到10%左右的增幅。
各大行新發放貸款集中在首套房。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首套房占比90%。
■講述
銀行離職員工:現在待遇多30%以上
劉明(化名)在今年上半年選擇離開了體面的銀行工作。
“年初開始留意周圍的工作信息,最終選擇了與銀行無關的行業。”劉明是某國有大行上海郊區一網點的員工,在網點內擔任科級干部。“從整個行業的狀況以及自身發展規劃考慮,選擇了離職。”
在劉明看來,銀行業近年來在衰退。“近年來,五大行的凈利都是個位數低增長狀態,收益率、營收等狀況也不理想。”他說,隨著行業嚴監管狀態的持續,各大銀行都力圖瓜分市場蛋糕,行業競爭加劇。
劉明所在的網點位于郊區,收入低于市內網點員工收入。“不同崗位,收入不同,一般員工收入一年十二三萬。”劉明說,薪水待遇是離職的一個因素。“現在的待遇比市內網點低30%以上。”
在他看來,從職業發展路徑上看,銀行業內晉升路徑越來越窄。“一方面,要自身素質過硬,有業績;另一方面,要有人脈和資源。如果這兩方面表現不突出,晉升很難,畢竟一個蘿卜一個坑。”
但劉明周圍選擇從銀行離職的人并不多。“在郊區銀行工作還是比較體面,選擇離職的多是年輕人。”劉明說。
購房者:房貸審批了6個月才下來
歷經半年,上海的謝女士的房貸終于批下來了。
今年2月,上海謝女士通過了首套房房貸的面簽。“當時銀行跟我說兩三個月貸款就下來了,但后來一直沒有跟我再聯系。”謝女士說,近日其聯系了銀行被告知“要等一等”。
“三天前我的房貸批下來,審批了6個月。”謝女士對這個審批時間并不驚訝,其辦理房貸的朋友中,最快的房貸審批期限為4個月。“銀行告訴我說,因為我的額度為80萬,數量較小,所以給審批下來了。額度更大的房貸需要等更久時間。”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政策提出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隨著房貸額度收緊,上半年房貸放貸時間變緩并不少見。(原標題:五大行個人房貸增速減緩 那些銀行從業者和貸款者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