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上漲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三四五線城市,越往下走,投資房產的情況越少。有些人急著買房也是自住型的投資,炒房團進軍三四線城市的很少,農民工進城主要落腳點都是三四五線城市。真正投資的主要在一二線城市。
以前,普遍認為,北京的房價不會降,但是,北京購房者中,投資者的比重確實最大的。資本的逐利性,肯定會意識到北京房價的上漲空間也是最大的。因此,在資本規律的主導下,上漲和下跌是相輔相成的事物的兩個方面。
這輪調整效果正在顯現出來,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房價都進入下行通道,即使是北上廣被專家們鼓吹永遠只漲不跌的一線大城市,也出現了下降的信號。未來房價會是個什么樣子?馬云說過,8年后房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商品房價和保障房靠近才是健康的市場狀態,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回憶回龍觀經濟適用房建設初期的北京樓市情況,后來西紅門經適房項目也差不多是這個情況,周邊商品房價與經適房價的差別相差不到20%,在這種狀態下,市場非常平穩。可惜,后來商品房價飛漲,保障房也一轉身就成了投資品,樓市就發展成了現在的狀態。
北京房價總體上已經被控制住,但是,有些地區在今年以來依然上漲了不少,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人么對樓市的認識還沒有根本轉變過來,很多人依然堅信“房子是最好的投資品”、“房價只會漲不會降”、“政府不希望房價下降”這些觀點,他們購房的注意來自之前的投資理論,他們看到的僅僅是最近前后的情況,沒有看到8年后的樓市。目前,投資購房的是什么人呢?持有現金比較多的人,那些手里有百十萬現金沒有出路,只好繼續往樓市里投了。
這次的樓市調控,雖然手段是限購、限貸,著力點是“去杠桿”,去杠桿也給經濟造成很大的下行壓力,對特別注重發展速度的各級政府來說,這個去杠桿化能堅持到什么程度,人們還心存幻想。有些人是相信政策會在不久轉向的。因為,經濟下行到某個程度,政策的逆周期操作可能是必然結果,這對穩定金融市場、控制經濟下行的節奏是有多必要的。
那么,在房地產價格沒有顯著下降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能做出逆向調整嗎?如果央媽繼續放水,通過信用擴張推升通脹來去杠桿,很容易讓人看來是暗度陳倉的意思,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而恰恰這正是投資者們的掌握的主要判斷依據。
貨幣存量160萬億,因為這個數不斷提升,所以房價一定會跟著漲,因為這叫資產價格通脹,因此這個房價,就越來越高。他指出,問題是這么高的房價,真正需要住房的大多數的人的收入,平均收入又這么低,30年結余才能夠買得起一個房子。所以這顯然是經濟里面扭曲了。(原標題: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房價還在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