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買賣雙方膠著的博弈當中,任何一個細小的事情,都可能成為樓市大戲出現轉折點的信號。
前不久,北京市住建委批準三個高端項目超過9萬元/平米的售價,超過了之前市場傳說的封頂價8萬元/平米的紅線。三個項目一開,立即被一搶而光。
“這充分說明了市場上有購買力存在,也有購買需求存在,”一位分析人士說,上述三個項目的客戶很多是一次性付款,一次性拿出1000多萬元來,充分展示了北京豪宅市場的超強購買力。
不是不買,關鍵是價格得合適。
上述三個項目開盤價格在9萬元/平米左右,但是周邊二手房價格已經到了10萬元/平米,而且這幾個項目后期預計漲價幅度在20-30%以上,誰買誰賺,于是大量的購房需求被吸引而出。
如果說這是對市場購買能力和購買意愿的一次試探,其結果就是讓市場震驚,這三個項目合計幾百套房源,片刻就被搶光。
與此同時,很多托關系想要買這些房子的人,落了空,心不甘,又開始四處尋覓別的項目。很快,8月中旬的這一周,北京高端市場,尤其是別墅市場成交掀起了一個小高潮。
龍湖景粼原著、新世界麗樽等一批北邊的高端項目最近出貨迅速,同時即將推出的中駿北二環項目,據稱排隊者也不少。
有關統計數據稱,根據2015-2016年北京市土地供應的情況,北京市純商品房改善型住宅今年僅85萬平米的供應量,大量的土地是自住房或者是開發商自持性商品房。北京改善型新房供需比已經從2.5:1降低到了0.6:1。
北京改善型住宅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些購房需求當中,很多人被貸款門檻、購房資格擋住了去路,不過仍然有很多人在努力去買改善型住房。
上述分析人士說,應該關注到的是,這幾年北京市二孩家庭增多,因為家庭成員增加而要改善居住條件的家庭規模迅速擴張,但是市場上新房當中可供選擇的改善型房屋卻不多,尤其是疊拼、聯排、獨棟等在五環附近的類別墅、純別墅產品供應更是稀缺,因為土地容積率限制或者是地塊當中配建限價房等因素,導致具有高端居住品質的低密度住宅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二手房市場也表現出了同樣的“不差錢”趨勢,一旦一些高端改善型居住社區出來一套性價比比較高的房子,就會引來一群中介帶著購房人看房,原來這些購房人早就瞄準了這些社區,就是一直在等缺錢的業主低價拋售。
雖然,目前市場上高端改善房屋買賣門檻不低,動輒1-2000萬元的首付,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但是從最近兩周的高端住房市場表現來看,的確是“不愁賣”。
高端項目的走熱,刺激了市場敏感的神經,很多擬購房人也開始沉不住氣,在四處打聽未來房價的走勢,猶豫在出手和不出手之間。
不過,北京市住建委有關人士表示,高端項目限價放開僅是個案,北京市控制房價不漲的決心和措施不變,如果房價出現波動,政府依然有很多儲備政策可以推出。
(原標題:“8萬+”放開的紅利效應,高端開始好賣起來)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