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購買美國房地產創下新紀錄。從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共向此市場投資了317億美元,同比增長40億美元。這是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調查結果。據悉,中國人在此領域的投資已連續4年增長。這份材料是在中美7月19日華盛頓首輪全面經濟對話前公布的。
NAR還注意到,中國有錢人在美國房地產市場還創下另一個紀錄:購買住宅量連續3年增長。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成交40572單。而在1年前,僅為29195單。而且,其中67%為單個家庭購買,14%是聯排別墅,另有13%購買的是公寓。
另一組數據也很有意思:65%的中國買家是現金支付,26%是按揭。21%的住宅用來投資,39%是休假住所或者投資對象,8%用來做大學生宿舍。
觀察家們發現,中國資本“狂潮”是在中國房地產過熱和中國嚴格限制資本外逃背景下進入美國的。再有,中國資本的涌入是在國際房地產投資下降期間發生的。與1年前相比,起碼下降了10%。
遠東所專家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認為,其中有兩大原因。一是中國人財富的增長;二是在美國有住宅,被中國人看成是形象的符號和舒適生活的元素。
他說:“有的時候,中國人的舉措也是俄羅斯人略微知曉的賺錢情節。如果你和中國同行交流,總能聽到,誰在哪里購買了住宅,誰購買了第三套又在投資第四套房子。中國經濟連續增長了30年,每年都在出現更多的錢。這是中國投資的動力所在。我覺得,在美國購買的房產,并非是買家的第一套房產。他們買房的目的是健康和正確的: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給自己和下一代創造舒適的生活條件。而且,美國又是中國人求學的地方。我不認為,大家買房是為了影響美國的政策。”
亞歷山大·羅曼諾夫認為,美國公眾和政策圈子針對中國人買房的緊張感已經持續了多年。觀察家們對此也有過論述。這說明,美國已經失去以往對自己實力、吸引力和凌駕于所有人的絕對自信。這與美國人批評俄羅斯似乎使用黑客手段干涉美國大選同出一轍。
他說:“俄羅斯把這看成是玩笑或幽默。但在美國,這幾乎是主權的喪失,因為外國黑客在‘試圖任命’美國總統。我覺得,對中國房地產‘狂潮’的歧見是同一個鏈條上的想法。盡管最初看起來彼此并不相干。有種感覺,美國已在失去自己的絕對領袖地位。目前,這個國家依然最為富有且最為發達。但中國實力的增長和力量對比的改變使美國出現與世隔絕的趨勢。美國人想封閉起來,不希望外國人購買房產和企業。由此出現了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要求中國不要銷售廉價鋼材。這種心理有點類似美國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狀態。大家認為,如果外國人不在美國買房,那么美國人自己可以買到廉價房產。盡管房產銷售可更好地促進美國經濟。也就是說,這里沒有任何可供批評的經濟和政治基礎。更多的可能是,美國人對目前世界變化不隨其愿感覺不爽。”
根據中國海外購房最大網站Juwai.com資料,2016年中國在國外房產投資高達1014億美元,創下了紀錄。過去的一年,第一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了25%。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首次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在世界房地產市場上的最大買家。香港位居第三,然后是韓國和日本。正因為中國資本的崛起,才使亞洲成為世界房地產的最大投資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