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調控以來,房地產調控仍現高壓態勢。各地政策依然不斷出臺,近期西安、北京等城市再次持續加碼。
西安主要是加碼限售。調控要求稱,購買的商品住房,自購房之日(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時間為準)起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在部分限定區域范圍內購買的二手住房,房屋產權人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北京近期則在供應端“下功夫”。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全力推進“拿地未開工和開工未入市項目”盡早開工入市,并在通知后附上未開工項目名單。截至3月底,北京市共有拿地未開工項目161項,開工未入市項目228項。
CRIC研究中心認為,政策調整的空間仍有,尤其是針對三四線城市;供給側、限價政策難有放松,熱點城市供應量將持續偏緊,但整體要略好于上半年。因此該機構指出,綜合供求因素來看,三季度乃至下半年銷售增速持續下滑為大概率事件,面積增速或降至10%以下;銷售金額增速也將在銷售結構變動的影響下繼續回落,下滑速度主要取決于三四線城市市場“火熱”的可持續性。目前實則不容樂觀,原因在于目前調控政策已蔓延至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多數三四線城市供求并未真正逆轉,且需求存在透支。
從房價預期看,業內普遍認為,下跌才剛剛開始。
胡景暉表示,隨著交易量持續回落,2014年曾經歷過北京二手房價下跌10%的情況,或將在2017年再現。由于今年的調控力度比2014年還要嚴格,預計今年跌幅有可能超過10%。“三季度開始,我們將看到北京二手房價下跌的區域和跌幅進一步擴大。”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則認為,大部分一二線核心城市樓市已呈現“量跌價穩”特征:上半年核心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網簽)數據大幅下降,在供應量沒有太多增加的情況下,市場去化周期有明顯回升,部分核心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出現指標意義上“降價”信號。預計下半年過去兩年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有可能率先出現實質性降價,如深圳、廈門、蘇州、杭州、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