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19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2017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標,中標利率是4.5%,較上次利率上浮30個基點,利率水平創2015年以來的新高。
國庫現金招標就是國家的財政收入通過招標的方式存到商業銀行,以利率招標即誰的利率投標高就給誰,所以國庫現金招標的利率是一個市場利率,而并非政策利率,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商業銀行的資金面情況。
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背后說明銀行負債端缺錢、缺存款。
來自央行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存款的增量在逐月減少,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2017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631億元,同比少增5692億元。4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55.9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3.1個百分點。2017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5.06萬億元,同比少增3506億元。
“從去年年底開始,資金成本就開始上行,根據我們銀行的測算,去年三季度負債端成本在3%左右,到今年一季度已經到4.5%以上,上行的幅度超過100個基點?!蹦彻煞葜粕虡I銀行同業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同時5月22日,一年期shibor報價4.3024%,已經高于上海銀行(22.980, 0.38, 1.68%)間市場的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直逼央行一年期貸款利率4.35%。明明稱,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去杠桿和監管的影響,把負債端的價格推高,倒逼商業銀行減少資產端,實現去杠桿的效果。
前述股份制銀行同業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在的銀行作為一級做市商,按照過去的慣例,可以在流動性緊張時向央行申請進行流動性“支持”,但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像此前那般有求必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