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目前公開數據來看,養老金入市賺錢主要靠打新,反而直接炒股似乎沒賺到什么錢。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通過梳理今年以來的網下配售獲配數據,不難發現,有18個養老金賬戶從5月份開始,已悄然開始參與網下打新,這成為公眾可獲知的最早養老金操作記錄,比后續中報的十大流通股名單都要更早一些。
5月份期間,養老金賬戶參與了恒為科技、科銳國際和科藍軟件等3只新股的網下配售,合計獲配0.48萬股,獲配市值4.6萬元,可謂是小試牛刀。此后的6至11月,養老金的每月獲配次數都過百次,每月獲配股數均超20萬股,其中10月和11月的獲配市值較高,單月份獲配766.77萬元和777.53萬元。
總體來看,18個養老金賬戶共對155股進行網下打新,合計獲配1428次,獲配股數達295.86萬股,獲配市值共3206.47萬元。
假設養老金賬戶執行“開板即賣出”策略(未開板繼續持有),可以估算出,養老金賬戶累計獲利5935.5萬元,相較獲配市值的盈利幅度達到185.11%。
就個股來看,養老金賬戶對24只個股的打新收益超過50萬,對8只個股的打新收益超過100萬,其中對財通證券和合盛硅業的網下打新收益超過200萬元,分別達到222.3萬元和221.44萬元。
關注新股打新的投資者或許會疑問,財通證券不是只有4個連板嗎,為什么收益能超200萬?沒錯,財通證券只有4個連板塊,開板收益只有一般水平的95.40%,但由于養老金的獲配規模高,依然成功創造高收益。
具體而言,一方面,財通證券發行量大、提高了單次獲配的股票數量;另一方面,養老金賬戶發動13個賬戶參與網下配售,一個賬戶獲配1.58萬股、合計獲配20.48萬股。因此,僅在財通證券上,養老金賬戶的獲配市值就達到233.02萬元。
除此之外,獲得較高打新收益的個股還包括中國出版、光威復材和秦港股份,開板收益率分別為282.30%、553.20%和396.40%,養老金賬戶分別獲得收益178.46萬元、164.15萬元和159.01萬元。
為什么養老金打新那么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