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幼師和政府出資的公益服務崗幼師,長期以來這些編外幼師待因為待遇偏低,流動性大。為改變這一狀況,武漢市日前出臺了《關于保障幼兒園教師待遇的指導意見》,要求民辦幼兒園為教師繳納“五險”后工資待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待遇逐步與在編教師實現同工同酬。
月收入僅千元同批入職幼師8人跳槽
在漢口一家民辦幼兒園工作的黃女士,已經當了6年幼師。“當年我們12人同批入園,現在包括我在內只剩4人。”黃女士介紹,工資低是離職的主因,“每個月拿到手的收入僅1000多元。”黃女士表示,堅守的幼師,要么是因為喜歡這個行業,要么教得時間久了對孩子有感情。同樣的因為收入低,當了7年幼師的秦曦(化名),今年從一家私立幼兒園辭職,轉行做起了銷售,“我之前工作的那個幼兒園,一個月收入僅2000多元,還不交‘五險。’”
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民辦園的幼師,好的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差的每月到手的不到1000元;而政府出資的公益服務崗幼師的收入比民辦園幼師稍好,但與在編幼師還是有明顯差距。黃陂區一所幼兒園園長介紹,在該區公辦幼兒園,在編的新入職幼教老師每月收入約4000元,政府購買服務的公益性崗位的新入職幼教老師每月收入約3200元,其中發到老師手上的有1700元,另有1500元的打入個人“五險一金”賬戶。
設立工資底線幼師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為了遏制編外老師離職潮現象,切實提高編外教師的收入,近日武漢市出臺了《關于保障幼兒園教師待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求民辦幼兒園要為幼師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并且在繳納“五險”后工資待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對政府出資的公益服務崗幼師,其工資待遇由幼兒園與其平等協商、合同約定,并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幼兒園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原標題武漢設定編外幼師最低門檻 五險后工資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