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張先生和朋友一共三戶人家,開啟了一次計劃已久的俄羅斯之旅。在從北京飛往莫斯科時,因航班延誤,事后張先生拿到了600元賠償。
但最近一周來,有件事卻讓張先生如鯁在喉。“旅行社以旅客的名義,另外買了航空延誤險,可所得的賠償,卻沒有旅客的份。”昨天,張先生反映說。
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昨天,記者采訪了當事人張先生和飛揚旅行社,了解到了事情原委。
旅客旅行社扣發300元保險金
按照計劃,張先生和另兩位朋友共三戶家庭,于7月6日飛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開始往返共計9天的旅行。
張先生報的是飛揚旅行社的團,共41人,團費約1.2萬元/人。事前,他們已經購買了美亞保險的航空延誤險。果真,6日在從北京飛往莫斯科時,他們遭遇了飛機延誤。
這趟航班延誤達2天。張先生等人花140元買的延誤險,可理賠600元。回國后,理賠時間有些長,直到9月4日,600元才到賬。但看到這筆錢,張先生卻很郁悶。
原來,在8月中旬,張先生收到由美亞保險發來的一則短信,稱他購買的“萬國游蹤”全球無憂延誤險,可獲賠900元。張先生于是納悶了:這中間的300元差額,到哪里去了?
原來,在得知航班取消后,旅行社就找到每位旅客,讓他們簽訂了一份協議,大意是旅行社也需要購買延誤險,讓大伙“授權”旅行社以團體的形式購買。
“反正是以我們的身份買的,具體多少錢,怎么投保的不太清楚。”張先生說,直到收到短信他才知道是900元。
旅行社這是兩筆不同的保單
昨天,就張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聯系上飛揚旅行社曾處理此次糾紛的秦經理。
“這600元和900元,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是兩份保單。”秦經理向記者解釋,600元賠償是張先生等旅客個人購買的,900元是旅行社自己出資購買的,是完全不同的兩份保單。
秦經理說,行程耽誤對旅行社也造成了損失,所以他們也購買了延誤險,“按照旅客的數量來的,但要登記每個人的身份,也就是張先生說的‘以游客的名義’。”
這份“團體險”,是美亞保險的“全球無憂計劃”延誤險,保險額為900元。這有別于旅客個人購買的“全球探索計劃”的保險額600元。(原標題:以旅客名義另買航空延誤險 寧波旅行社扣發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