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健康宣布牽手保服通、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和羅湖人民醫院進軍健康險市場。與以往不同的是,四者此次合作的是低價健康險——價格998元的“體檢套餐+早癌篩查”,通過“體檢+”產品形態實現控費醫療和帶病投保。
記者了解到,該模式其實就是通過健康管理將醫療風險前置,做到早期干預和防范,最終目標是打造成HMO(管理式醫療)。保服通創始人謝毅表示:“我們希望防范重于治療。普通門診的人群基數大,有了數據才能進行精算、核保,從而打造更多的健康險產品。”
事實上,HMO在國內已經有探路者,主要是聚焦在高端市場。不過,就算是收費較高的高端市場,健康險還是處于虧損階段。而數據未能全國聯網、難以面向門診需求更強烈的老年人和兒童、跟民營醫療機構合作體檢、三甲醫院難提供綠色通道等問題,使得健康險滲入普通門診還需要模式探索。
探路新市場
根據記者拿到的《中信健康體檢+服務產品醫療合作協議》,在此次合作中,醫院作為乙方為甲方中信健康提供體檢+醫療服務,保服通作為丙方將為醫院和中信健康的合作提供相應的全程系統支持運營事宜。
其中包括“乙方為甲方會員進行體檢后相關指定醫療之定點醫院之一,甲方會員體檢后根據體檢報告的結果,經預約后到乙方進行體檢報告中檢測異常的相關病理門診”,“甲方所有會員就診時需要在丙方提供的運營系統內進行預約,如未預約而去就診,乙方有權拒絕服務或者所發生費用由就診人個人承擔。”
中信健康副總經理趙巍指出:“健康體檢是一個入口,我們獲取到健康數據后,會進行評估,加上營養、運動、睡眠的管理,甚至要打造出來家庭醫生的服務。之前我們少了一個環節就是綠色通道,我們的客戶有治療需求的。”
資料顯示,中信健康是中信集團的子公司,以綜合健康產業為主,依托實體機構進行服務的健康、投資、管理復合體,目前在深圳有兩家高端體檢中心。
中信健康常務副總經理常淑文向記者表示:“中信健康在集團里屬于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企業,但前幾年基本都在做體檢業務,現在想開展健康管理。這次合作能夠實現全國性服務網絡搭建,通過輕資產的方式在全國開展業務、打造平臺。”(原標題:商業健康險轉戰普通門診:探索管理式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