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康宣布信用體系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這標志著泰康在業內率先建立起企業內部信用體系。這也是泰康進一步落實保監會“‘1+4’系列文件”。
該管理系統是記錄內外勤人員信用行為的大數據平臺,共開發11類48項數據記錄功能,全面記錄內部人員與客戶之間、與公司之間的各類信用行為。該系統還具有多維度分權重的信用評價功能,可以將個人信用以誠信評分的方式直觀展現。
泰康信用體系管理系統于今年2月立項,目前完成的系統一期,可以實現泰康人壽、泰康養老內部人員誠信行為的系統記錄、查詢與評價功能。到今年年底,信用體系中與客戶服務相關的應用將試點上線。按照泰康的規劃,經過兩至三年時間的建設,泰康信用體系將覆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版塊,成為涵蓋所有子公司內勤員工、業務伙伴及各級機構的信用評分體系、信用應用體系、信用大數據分析與監測平臺。
據泰康介紹,建立信用體系管理系統,旨在讓信用好的人員和機構享受到更多的資源與支持,讓不誠信的行為受到約束和限制,以公正透明的數據系統,營造良性的競爭氛圍。在泰康的信用體系內,信用好的銷售人員可以獲得資質授權,向客戶推薦更多質優價廉的保險產品,為客戶帶來免體檢、免生調、保單服務優先等權利。反之,信用不佳的銷售人員,產品銷售的種類與服務特權都會受到限制。公司還將特別針對有銷售誤導行為的人員,嚴格約束與監督后續銷售和服務行為,從前端制度保障客戶權益。(原標題:泰康保險率先建立保險企業內部信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