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養老社區開業僅2個月后,太平人壽養老社區近日再度落子云南昆明,并將以此為契機,加速全國養老社區布局。
速度的背后,是太平人壽選擇的輕資產模式在支撐。太平人壽介紹,自2014年起就開始積極探索養老產業與保險業務的互動模式,結合客戶對高品質養老的需求,推出與之匹配的養老保險產品,同期規劃建設太平梧桐人家國際健康頤養社區,建立了“保險業務+養老社區”的新服務模式。考慮到未來客戶對養老需求的井噴式增長,太平人壽也在市場中積極尋找優質的養老服務合作方。2017年,太平人壽在原有“重資產”太平梧桐人家國際頤養社區項目的基礎上,以“輕資產”模式,攜手第三方養老社區,面向公司客戶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體驗,上海的“新東苑?快樂家園”、云南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都是太平人壽在“輕資產”養老服務模式上的積極探索。
太平人壽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通過“輕重并舉”的方式,加速擴展全國養老社區的布局。 “重資產”將延續“梧桐人家”的模式,逐步形成“東南西北中”全國性戰略布局;“輕資產”則與上海和云南的運作模式相似,從客戶需求出發,由公司甄選出優質的第三方養老社區進入太平人壽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搭建起全國的網絡式布局。
針對險企紛紛入局養老產業,申萬宏源此前在一份研報中指出,保險公司投資養老地產是大勢所趨。一方面,中國正在經歷史上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進程,發達國家每千人床位數在60 張左右,而中國目前僅有20張,仍有很大投資空間,養老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
險企進軍養老地產的優勢在于,保險資金天然具有長期性,對接的客戶中對優質養老地產有大量需求。因此,險企可以將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掛鉤,直接滿足客戶的保障要求,其次,在產品預售方面可以將項目未來的居住權打包成保險產品,解決了回報期長的問題。(原標題:太平人壽養老社區兩地落子 欲輕資產模式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