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醫保是本市兒童醫療方面的重要險種,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每年需要家長自行在指定期限內集中繳納,否則將有三個月的等待期,不能及時享受居民醫保的待遇。錯過了集中繳費時間,有沒有補救辦法?未來能否設置自動扣款功能?
近日,市民張女士致電《市民政務通-直通990》欄目,咨詢道:她的女兒去年生了寶寶,新生兒醫保當年已經辦好了,但前幾天,帶寶寶去醫院看病,卻被告知醫保卡不能使用了。隨后,她拿著卡去街道受理中心咨詢,原來孩子出生后只是繳納了當年的醫保,而今年的根本就沒有交。
[也沒人告訴我們,我們也不知道要往哪里付費,我們就去街道的社保中心問,說你們是因為去年沒有繳費,馬上補交,補交之后有三個月的等待期。]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少兒醫保和成人一樣,如果錯過繳納期再進行補交后會有三個月的等待期,這樣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提醒大家按期繳費,遵守契約。其實,除了新生兒醫保,學齡前兒童每年需要由父母自行繳納的還有市嬰幼兒住院基金,今天(1)起這項基金今年的集中繳費工作將正式啟動,到9月30日截止,符合條件的,可到戶籍所在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繳費。市醫保熱線962218工作人員提醒,這兩項費用每年的繳費日期不會有太大變動,家長需留意各平臺的最新公告。
[居醫療保的話通常是每年10到12月,少兒住院基金的話大概是每年8-9月份參加的。每年集中繳費期會通過媒體、或者是社區街道的醫保服務窗口傳遞相關信息。]
因為各種個樣的原因,每年像張女士這樣錯過繳費期的家長并不在少數,震旦律師事務所楊炳律師建議,從便捷角度考慮,能否為家長設置自動扣款功能?
[不排除有極少數家長,可能會遺忘,或者沒看見,這么一個繳費的時間點錯過的確比較麻煩,是不是可以每年做這么一個設定,比如今年交了,我留張銀行卡,到時候自動就扣繳。]
未來這樣的事業性收費能向前邁一步,做到更精細化,甚至個性化,家長可以通過手機獲得相關提醒,來選擇繳費或者不交,也許可以減少張女士這樣的家庭新生兒三個月無醫保的等待,也可以讓市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原標題:少兒醫保繳納常見問題詳解 補交后將有3個月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