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肖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表示下一步將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何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歐文漢接受中國政府網采訪時曾表示,當時,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險試點目前已經基本形成政策建議。基本思路是實施遞延納稅政策支持,即由個人自愿建立個人養老賬戶,對在規定額度內進入該賬戶的收入,以及在賬戶中投資運營的收益暫不征稅,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將來領取養老金時再征收。
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曾提出探索發展個稅遞延的養老保險。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并計劃于2015年開展試點。
肖捷的最新表態,表明“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已破局。
肖捷作報告時還透露,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
“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一直備受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在為房地產稅征收、個人所得稅改革鋪路。
談到下一步財政工作安排時,他表示要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繼續分領域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研究制定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方案。研究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這表明,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處于“研究推進”階段。(原標題:財政部部長:啟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險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