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京滬保險機構的投資經理近期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數據韌性較強,流動性中性偏緊,近期他們對市場保持震蕩行情的觀點不變。在板塊上,他們依舊關注有提價能力的周期板塊。同時,他們也開始留意有核心競爭力、估值合理的內生成長股。
近兩個月以來,保險機構頻頻看好早前滯漲的周期板塊。從煤炭、鋼鐵和有色,到化工、輕工和機械,不少保險機構投資經理坦言,都陸續對這些周期行業中的細分領域龍頭個股進行了配置。
對于接下來是否繼續看好周期個股,上述保險機構投資經理直言:“7月仍可適當布局半年報行情,不過,短期內周期行業漲幅過大,存在調整的需求。但中期來看,仍看好經濟預期上修中的周期行業,將持續受益于經濟韌性強、供給側改革持續等因素。主題方面,繼續關注國企改革和新能源汽車主題。”
在周期板塊短期可能調整的過程中,多個保險機構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一些跟隨板塊回調、已跌出較高安全邊際的成長股,值得關注。在他們看來,經過兩年多的調整,中小創的估值已經回到了歷史均值以下,盡管整體性機會短期難有,但一些成長股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中期投資價值。
為此,他們將優選出一組細分行業成長股龍頭,適當進行配置。衡量的指標包括:內生增長良好、有業績支撐、競爭優勢明顯、真正有較大成長空間而非單純“講故事”等。
保險機構的內部觀點認為,6月中旬后超季節性的流動性緩解,是財政投放、央行主動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所致。“在金融工作會議定調下,預計三季度流動性整體將重歸緊平衡狀態,基本面因素或成為決定大類資產的核心因素。”
無論是價值、周期還是成長股,受訪的保險機構一致表示,追捧龍頭個股是今年的投資主邏輯。“要買就買龍頭。供給出清、剩者為王,龍頭企業將受益,大企業的日子要比小企業好過。因此,在供給出清和低風險偏好的背景下,就要持續尋找能夠穿越周期、承擔行業整合者角色的行業龍頭股。”
至于債券市場方面,保險機構投資經理們的觀點普遍認為,整體來看,國開債表現依然好于國債。不過,一級招標情況尚可,國債、政金債中標利率大多低于預期,反映配置盤的情緒亦有好轉。“在信用債領域,一級發行大量取消,短融、中票收益率普遍上行,信用利差明顯走擴。不過,3年期和5年期品種收益率下行0-5bp,同期限信用利差繼續小幅壓縮。”
“考慮到金融監管仍在路上,經濟韌性較強,且下半年利率債面臨供給放量,在沒有大的監管新規出臺的背景下,利率中樞有望震蕩下行。預計央行大概率會繼續對沖、維持資金面平穩,利率債短期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有保險機構的內部觀點認為,經濟韌性較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市場對信用違約風險的擔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