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保監會的一紙批文顯示,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仁和人壽” )已獲批開業。公告顯示,招商仁和人壽注冊資本高達50億元,為近年來新設保險公司之最。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親自擔任董事長,而李建紅親自擔任董事長的旗下公司此前僅有招商銀行
在股權結構上,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深圳招融投資和國內第一大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分別持股20%,為第一大股東;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5%,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5%。
在招商局集團的產業布局中,已有一家中外合資的招商信諾人壽,其大股東為招商銀行,招商信諾人壽與招商仁和人壽同為招商局集團的孫公司。此外,招商局集團還籌建招商仁和財險,目前正等待審批。
招商仁和人壽表示,未來將會以保險、 投資、醫養產業為支柱,積極推進養老醫療產業布局以及養老產業社區建設與運營。
由于保監會要求招商仁和人壽2年內只能在廣東進行業務拓展,加上保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萬能險等投資產品被限,招商仁和人壽如何迅速擴大傳統保險業務規模,面臨考驗。
有上市險企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做養老醫療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前期投入,并且盈利周期長,招商仁和人壽恐怕需要多年的積累,才能真正實現醫療養老產業的布局。
補齊保險牌照
早在1875年,招商局曾創辦仁和保險,是中國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后因故退出歷史舞臺。招商局此次重開仁和人壽,繼承了100多年前“仁和人壽”的老字號。
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為招商仁和人壽主發起人,持股20%,共同發起的股東包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前海金融控股,分別持股20%、17.5%、15%、5%。另有三家民營股東,深圳市卓越創業投資持股10%、深圳光匯石油(2.07 +0.00%)集團持股7.5%、德贊普科技持股5%。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親自出任董事長,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副總裁彭偉擬出任總經理。目前,仁和人壽公司高管、總公司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干及員工共百余人已就位。
資料顯示,李建紅在中遠系統有長期的工作經驗,后升至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副總裁,2010年擔任招商局集團董事、總裁,2014年5月9日任招商局國際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子公司、孫公司眾多, 李建紅親自擔任董事長的僅招商銀行,而此次親自掛帥仁和人壽,可見招商局集團對保險業布局之重視。
事實上,招商局集團曾經在1988年創辦了平安保險,最高持股達51%,只是在2003年悉數出讓股權。
招商局集團在官網公告稱,旗下金融板塊已擁有招商銀行、招商證券、博時基金、招商局資本等公司。仁和人壽復牌,填補了保險板塊的空白,招商局得以實現打造全功能、全牌照的4+N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戰略構想,大大拓展“融融”協同、“產融”協同的空間。
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還在籌建招商局仁和財產保險公司,目前仍舊在審批過程中。擬定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結構與招商仁和人壽完全相同。
此外,在保險領域,招商局集團的產業中,招商銀行持有50%股權的招商信諾人壽,以及海達保險經紀、海達遠東保險經紀等保險經紀公司。
招商信諾人壽原股東為信諾北美人壽與深圳市鼎尊投資(招商局金融集團下屬子公司),2013年股權交割,招商銀行接手深圳鼎尊投資的股權。
有上市險企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招商信諾作為中外合資企業,在業務拓展和分支開設等方面有諸多限制,對于招商局集團這樣的央企,招商信諾無法擔負起招商局集團規模化的保險布局。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招商仁和人壽的批復相對較快,2016年12月1日獲批籌建,7個月后便獲得開業批復,而其他保險公司等待開業批復常常需要一年以上。并且,今年以來保險牌照的批復量較少,正佳人壽、福泰財險、福康人壽等保險公司的籌建申請均未獲批準。
規模化面臨考驗
據介紹,招商仁和人壽將打造“線上+線下”客戶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險服務平臺;以保險、投資、醫養產業為支柱,通過“新設+并購”“境內+境外”的發展策略,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獨具特色和品牌價值的綜合保險服務商。
在醫療健康領域,招商仁和人壽一方面積極參與國家醫療體制改革,與社康中心合作建立新的社區醫療模式;另一方面,謀劃打通國際醫療資源,與國際大型醫療集團合作,讓招商仁和人壽的客戶享受全球先進的健康醫療服務。在養老市場的“藍海”,招商仁和人壽則聚焦養老保險產品、養老社區開發和養老社區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
不過,醫療養老產業的投入大、周期長,而對于剛開業的招商仁和人壽而言,在短期內或許無法進行醫療養老產業的布局。
保監會要求招商仁和人壽2年內只能在廣東省經營保險業務。對此,招商局集團表示,計劃分三步走:開業后扎根蛇口、穩健起步;第二年服務廣東、重點布局;第三年走出廣東、邁向全國。
招商局集團表示, 渠道上既發展個險、銀保、法人等傳統渠道,又發揮股東優勢,開拓互聯網、職域等創新渠道。
在客戶資源上,中國移動超過8億客戶、招商局旗下招商銀行9000萬零售客戶,以及股東企業的數十萬員工,都成為招商仁和人壽的高價值潛在客戶;渠道布局上,借助中國移動2萬個營業廳、100多萬家深入城鄉的特約代理點以及遍布全國的招行網點。
華南某保險公司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保險市場現在的競爭愈發激烈,而廣東一省恐難令該公司快速實現規模化甚至盈利。此前許多初創的保險企業,大多借助萬能險得以迅速擴大規模,但在目前政策環境下,招商仁和人壽的保障型產品要實現規模尚需時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