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戰略下,交銀康聯根據公司的經營和投資能力,在產品定價、銷售、投資策略之間尋找平衡點,既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又讓負債端的現金流要求和資產端配置壓力都在預期范圍內。
依靠資產驅動模式賺取利差,交銀康聯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審慎參與的。“但是,公司不會簡單地把盈利建立在投資利差上,承保和投資雙輪驅動的盈利模式沒有動搖過。”張宏良說。
平衡戰略實施的2012年至2016年,交銀康聯保費規模復合增長率101.93%;長期期繳復合增長率102.0%。良好的負債結構使得公司的“審慎投資收益建設”工程有了運營基礎,而資產端的大發展,更為公司盈利插上了翅膀。2012年~2016年,交銀康聯年度財務投資收益率分別是3.32%、5.07%、8.34%、14.94%、6.18%;2014年,公司實現盈利,2015年實現累計盈利,2016年凈利潤繼續正增長。
“平衡型發展戰略對公司應對周期變化是非常有利的。”張宏良多次在內外部強調。
在平衡戰略要求下,交銀康聯建立了資產端與負債端協同機制,公司管理層成立資產負債匹配委員會,并由財務、精算、投資、風險管理等部門組成資產管理工作小組,讓資產端和負債端充分溝通與互動,在協作中制約,以制約促協作,推動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的動態平衡,化解資產負債失配的風險。
另外,交銀康聯還建立了戰術資產配置管理決策委員會,其中最大特點是“雙首席制度”,首席投資官更多把握市場機會,首席風險官明晰公司具體約束條件如流動性、安全墊、損益要求等,以保障在同一時間維度上,收益與風控兩手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