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國泰人壽是上海金融國資改革的結果,其前身為國泰人壽,由原股東東航和臺灣國泰人壽各占50%股份。不過,彼時成立已有十年的國泰人壽深陷連續虧損的境地。
在2014年完成股東更替后,由新股東方陸家嘴金融和國泰人壽發起增資,陸家嘴國泰人壽的注冊資本金由此前的12億元增加至16億元。
“補血”之后的陸家嘴國泰人壽,業務規模、保費收入獲得提升。根據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陸家嘴國泰人壽實現總保費9.2億元,同比增長200.1%。
不過,由于其保費基數較小,陸家嘴國泰人壽的保費收入水平排名依然靠后。最新排名顯示,其在78家壽險公司中排名第61位,在28家合資壽險中排名第20位。
在2014年底董事長何勇執掌陸家嘴國泰人壽之后,業內曾預計公司的經營策略將有所調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近年來公司年報注意到,公司產品策略從側重年金、分紅險轉向終身壽險、重疾等保障型品種,在產品渠道上則向個險傾斜。
年報顯示,陸家嘴國泰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分為個險和團險。2013年~2016年,公司的個險業務占比逐漸提升,分別為63%、67%、71%、80%。
2016年,陸家嘴國泰人壽保費收入前五名產品全部為保障型品種,分別為陸家嘴國泰美泰人生重大疾病保險、陸家嘴國泰添福一生終身壽險、陸家嘴國泰合盛團體意外傷害保險、陸家嘴國泰永泰一生D款終身壽險、陸家嘴國泰永泰一生(鴻運版)終身壽險。2014年,其保費收入前五名中第一、二、五名為分紅險,2015年則是一款年金險保費收入最高,另外還包括兩款分紅險產品。
從盈利情況來看,自2014年底,公司實現凈利潤扭虧為盈之后。2015年,陸家嘴國泰人壽實現凈利潤1億元。不過,2016年,受到投資收益下降、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等因素影響,陸家嘴國泰人壽當年僅實現凈利潤7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