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從中保協內部發布的一份互聯網和電話銷售財產保險月報中發現,截至今年4月底,被統計的80家財產險公司中已有62家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為了吸引和留住客戶,互聯網保險產品大都門檻較低,熱銷產品單均保費最低僅8分錢。
62家產險公司布局線上
2013年,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的開業攪動一池春水,自此互聯網保險進入快速發展期。至今已有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等三家互聯網財險公司相繼開業,更多的保險公司選擇通過自建網絡、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以及其他各類兼業代理機構等渠道拓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中保協報告顯示,統計在內的80家財產險公司中已有62家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今年前4月,被統計的產險公司通過移動終端(APP、WAP 和微信等方式)和第三方網絡平臺實現保費收入100.3億元,兩大渠道收入占比 67.72%。
與此前主要通過第三方渠道開拓網絡業務不同,保險公司自營網絡渠道逐步發揮效用。例如,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泰康在線、大地產險等公司均建立了多個可供客戶投保的終端,包括官網、手機官網、APP、微信公眾號等。由于品牌效應累積和市場投入資源多,大中型公司自營渠道的吸客能力遠高于新建公司和小型公司。
新興互聯網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上更加積極。報告顯示,在62家已開展互聯網業務的產險公司中,前4月累計車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老三家”,但是累計非車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眾安保險、平安產險和泰康在線,其中眾安保險和泰康在線都是開業不足4年的新興互聯網保險公司。
與三年前互聯網保險興起初期不同,保險創新產品不是追求簡單的碎片化和眼球效應,而是更加貼近消費者真實需求。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能滿足真實消費需求的產品。前4月銷量靠前的熱銷產品包括退貨運費險、網絡購物保障計劃、賬戶資金損失保險、網絡交易平臺賣家履約保證保險等。這些產品均不是刻意創造,而是在與網絡用戶互動中的場景中、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