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統計報告,在醫療保險構成中,商業醫療保險占比和個人自付費用占比,全民公費醫療保險主導型國家的英國是7.2%和9.2%,加拿大是14.9%和14.2%,澳大利亞是12.9%和18.6%,德國是10.3%和13.1%,法國是15.3%和7.4%,荷蘭是7.8%和5.3%;社會醫療保險主導型國家的瑞士是7.8%和5.3%,日本是3.5%和15.0%,中國是1.5%和35.5%;商業健康保險主導型國家的美國是40.6%和11.9%。可見,在國際社會,我國商業醫療保險占比最低,個人自付費用占比最高,這反映出我國不僅商業醫療保險不發達,而且個人承擔醫療費用較重。
按照《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公布的數據,在2010年時,我國醫療衛生總費用就已經達到1.99萬億元。雖然沒有找到最新的數據,但相信早已超過3萬億。這些數據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我國商業醫療保險市場巨大,商業保險公司存在巨大的商機。
商業醫療保險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補充,保險公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醫療保險產品創新。一是創新開發與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保障責任為非社保報銷項目的產品。二是在社保基本保障之上,增加醫療保障額度,例如研發大病保險產品等。三是開發切合實際報銷型醫療保險產品。前幾天看到媒體報道某公司的醫療保險產品,保險金額200萬,保費要交25萬,免賠限額是2萬。試想這樣的產品客戶獲得賠償的機會有多大?四是開發細化保障責任的醫療保險產品,即將目前絕大多數只提供綜合保障責任產品,向細分保障責任發展。去年新華保險開發的門診醫療保險,將保障責任細分為普通門診、急診和特約門診。將住院醫療保險由過去的綜合保額,細分成手術費用、住院費用、醫療雜費等,通過這種細分,將保障金額提高數倍。五是開發細分醫療保險產品。例如滿足客戶不同需要的團體醫療保險產品、少兒醫療保險產品、中高端特定群體醫療保險產品、私立醫院醫療保險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