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保險業統計數據和上市保險公司一季報顯示,保險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下業績持續增長,業務壓力凸顯。但從長期來看,保險業務的增長前景和保險板塊的投資潛力依然被看好。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行業監管環境仍以規范、整頓為主,部分中小公司有調整股票配置的壓力,而大型公司相對競爭優勢更加突出,保險股目前估值低安全邊際高,處于價值洼地,趨勢性行情值得看好。
業績持續增長
保監會5月3日公布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866.02億元,同比增長32.45%。其中,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分別同比增長12.69%和37.24%,賠付支出3305.01億元,同比增長14.31%;保險業資產總量16.1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04%。整體上,保險業業務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同時,業務結構有所優化,資金運用比例持續調整,投資收益平穩增長。
一季報也印證了保險業繼續增長的趨勢。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魏濤表示,一季度上市險企業績改善,一方面源于低基數效應,另一方面來自于經營形勢向好,上市險企保費收入整體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原保費增長仍保持歷史較高水平。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表示,從上市險企的整體趨勢來看,2016年上市險企的現金流壓力較2015年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好轉,尤其是在流量退保率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同時上市險企也在積極進行渠道和業務轉型,加大高價值個險渠道和傳統保障類保險的開展,而個險渠道的增長也會為未來險企保費收入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行業投資收益率預計在2017年將有所回升。
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表示,一季度保險業保費整體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保費收入穩健增長。在行業監管趨嚴環境下,代表行業萬能險規模的保戶新增投資款增速明顯放緩。利差影響仍然明顯。當前利差對保險公司的財務影響顯著。隨著行業回歸長期保障功能,實現利差、費差、死差的“三差平衡”仍需一段時間。
保險股價值顯現
分析人士表示,保險板塊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羅惠洲認為,目前行業監管環境仍以規范、整頓為主,部分中小公司在投資新規下,有調整股票配置的壓力,而大型公司相對競爭優勢更加突出,保障型、期交業務增長良好,價值成長穩定,且負債成本壓力相對較小。
中國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認為,償二代的實施可以使得保險公司部分利潤前置。保障型保單本身可以產生更多的資本,促使保障型保單較多的險企資本回報率提升。利率上行促進保險公司準備金釋放,而內含價值預期上行則會對險企估值上行產生推力。
魏濤認為,保險行業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一方面來自于P/EV低于1,保費保持20%以上的增速,新業務價值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來自于業績改善,低基數效應疊加投資收益明顯改善,且賠付支出壓力減輕。
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認為,目前非銀板塊的配置價值凸顯,保險股趨勢性行情尤其值得看好。從長期視角來看,壽險利源中死費差占比逐漸提升,利差占比逐步下降,保險公司將更接近于永續成長型消費公司(銷售保單),不應再簡單把保險公司看做是銷售保單的資產管理公司,因此,保險公司受周期(利率、投資環境)影響減小,可以被給予高估值。
戴志鋒表示,保險股目前的估值低安全邊際高,四家上市險企目前對應于2017年的PEV為0.8-0.9水平,處于歷史低位。從低估值、基本面邏輯來看,股價具有彈性的標的值得關注。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楊榮認為,上市保險公司公布一季報,業務增長良好,保費規模增長良好,產品結構不斷優化。上市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端雙向好,利率上升利好投資收益同比上漲,“三差”結構逐步改善,保險股目前處于價值洼地,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