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獲悉,為防范和化解保險業涉嫌非法集資風險隱患,保監會計劃于2017年5月至7月在保險業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行動。
知情人士透露稱,保監會已下發相關通知至各保監局及各保險機構,要求抓緊制定工作方案,認真開展排查,并做好督促檢查,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專項排查活動取得實效。
從通知來看,此次專項排查行動將摸清風險底數,穩妥化解風險。根據相關部署,將加強對非法集資風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機構、重點業務、重點人群的排查,特別是要加強對基層保險機構、一線業務人員的排查。
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將找準排查重點:針對保險從業人員從事非法集資的主導型風險,要重點排查公司內部管控、人員管理是否存在薄弱環節或漏洞;針對從業人員參與民間借貸、代銷非保險金融產品涉嫌非法集資的參與型風險,要重點排查基層機構高管、銷售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社會兼職、代銷理財產品的情況;針對業外機構和個人假借保險名義從事非法集資的被利用型風險,要重點排查公司關鍵業務環節風險管控情況,并主動排查監測業外機構和個人假借保險名義虛假宣傳、發布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的情況。
其次,保監會要求細化排查措施,拓寬風險線索來源。既要緊盯社會非法集資案件高發、風險突出的傳統領域,又要密切關注新型非法集資風險,全面摸清保險業面臨的非法集資風險。
包括:深入排查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是否涉及參與投資理財、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眾籌、房地產、涉農互助合作組織等社會重點領域非法集資行為。密切關注以“虛擬貨幣”、“金融互助”、“消費返利”、“文化藝術品收藏”、“養老投資”等名義開展非法集資的新形式、新手法,主動排查是否存在保險機構或保險從業人員利用上述手法從事或參與非法集資的風險,把握風險防范化解的主動權。
保監會在上述通知中明確表示,要嚴格依法依規開展專項排查活動和后續風險處置,要在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風險,敢于碰硬、敢于揭蓋、果斷出手,有序處置一批風險點,防止個體風險演變為局部風險、局部風險演變為整個行業風險。在遏制案件高發態勢的同時,要著力完善規章制度,夯實工作基礎,強化非法集資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保監會還在通知中強調,要加強專項排查活動與長效風險排查機制的銜接。各保險機構要堅持常規風險排查與專項風險排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在堅持定期開展常規風險排查、及時啟動非法集資案件專項風險排查的同時,以此次專項排查活動為契機,對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全面開展集中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