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 保險 / 汽車 / 房產 P2P> 網貸平臺零逾期等于零風險嗎?業內稱零逾期可操作

網貸平臺零逾期等于零風險嗎?業內稱零逾期可操作

2018-03-28 13:44? 來源:中財網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中財網

  1、網貸平臺零逾期等于零風險嗎?

網貸平臺零逾期等于零風險嗎?

  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網貸平臺跑路不斷,安全性是很多投資人考慮的首要因素,而逾期率是衡量網貸平臺風險的重要指標。

  近日有媒體梳理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信披平臺”)的118家會員單位發現,有80家平臺的逾期率為零。這引發了業內一片質疑聲。

  如此多的平臺零逾期,數據可信嗎?對于投資人來說,零逾期等于零風險嗎?《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這與真實逾期率不相符”

  在互金協會信披平臺上,80家平臺公布的2月份運營數據顯示,項目逾期率和金額逾期率都為零。有些平臺此前曾公布過單月的逾期率,但是近幾個月逾期率大幅下降。

  “這與平臺的真實逾期率不相符。”網貸第三方平臺網貸天眼CEO田維贏分析說,據原銀監會統計,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4%。網貸平臺的借款人資質整體上要低于商業銀行借款人,接入互金協會信披平臺的67.8%的平臺逾期率為零,這不現實。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零逾期是不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并不能因技術手段、風控手段的提升被完全消除。

  另一家第三方平臺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對于借貸業務來說,借款人逾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維持在合理的逾期率水平就是正常的。目前行業對于逾期率較為敏感,所以在披露上會有僥幸心理,并不完整。

  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互金協會披露的數據以平臺填報為主,無法對所有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2、零逾期是怎么來的?

  盡管質疑聲不斷,但是有網貸平臺表示,如果經過嚴密的風控設置,較好地控制住風險的話,也不是沒可能實現零逾期。記者發現,一些平臺的借款人只有1000多人,保證單月零逾期,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實際上,業內有一種共識,零逾期是可以操作出來的。

  于百程認為,逾期率為零,可能是數據披露不完整或錯誤,也可能是由于第三方代償。

  第三方代償,是網貸平臺“修飾”逾期率的一個重要辦法。麻袋理財研究院總監路南表示,網貸平臺報送給互金協會的數據應該不敢造假。不過,按照規定,借款人到期未償還,平臺安全保障措施作為第二還款來源,對逾期金額進行墊付,出借人的本息是100%兌付的,可不算逾期。

  記者隨機對互金協會信披平臺上披露逾期率為零的平臺進行了梳理,發現大部分都有風險備用金、第三方回購、履約保證險等保障措施。

  比如,玖富與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合作,通過“貸款履約保證保險”獲得保險保障。借款期限為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借款人(投保人)向太平財險投保(具體以借款信息披露內容為準),一旦出現借款逾期,太平財險將根據“貸款履約保證保險”機制,對借款人應償還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向出借人進行全額賠付。而團貸網官網上則顯示,當借款項目出現逾期時,若借款人沒能在指定期限內按時還款,第三方擔保公司會先行對投資用戶進行墊付。

  不過,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玖富和團貸網的零逾期與第三方代償有關。

  田維贏推斷,如果平臺公布的逾期率數據包括代償機構的逾期代償金額,很多平臺的金額逾期率會高于目前披露的數據。

  3、代償金額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鑒于逾期率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路南建議互金協會對信披平臺目前的信披項目進行豐富,尤其要增加平臺代償情況的披露,以符合行業現狀。

  田維贏提醒投資人,采用第三方代償的平臺,包括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合作的平臺以及仍在使用風險準備金的平臺,代償金額更能反映平臺真實運營情況。

  實際上,互金協會的信披標準曾被稱為“史上最嚴信披標準”。但由于代償金額屬于非強制性披露信息,因此多數平臺都沒有披露這一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互金協會信披平臺成立之初,有10家互聯網金融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正式接入。當時,互金協會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鼓勵試點單位主動披露累計代償逾期金額和筆數等數據。

  記者瀏覽信披平臺發現,微貸網、搜易貸、玖富普惠、宜信惠民等4家首批試點單位至今并未披露代償金額。

  于百程說,對于未完整披露逾期率的平臺,監管方可以進行警告、處罰,或者不予備案等措施,如發現披露但是數據虛假的平臺,則加大處罰力度,投資人、媒體等也可以監督。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