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P2P借款風險幾何
P2P網貸行業資產端可以分為個人借貸和企業貸兩種。我們首先來看看個人借貸。
根據監管,個人借貸額度在20萬以內。目前P2P平臺這部分資產基本分為3個層級。
一種以消費分期為代表,結合電商平臺,借款額度多為1萬以內,期限比較多樣,從3月到3年不等。
由于有特定的消費場景,借款額度較低,6月以上大多采用等額本息的方式還款,雖然看上去年化利息較高,但是絕對利息較低還款壓力較小,實際上風險比較可控。
比如某借款人買手機借8000塊一年,每月還款幾百塊,就還款能力來說要求并不高。
另外一種借款額度稍大,借款金額多在1萬到10萬之間,借款期限普遍偏長,多為1年到3年,金額越大,期限越長。
這種類型借款人能承受的借款成本稍低,年化利息多在20%上下,且多是征信較差或者征信空白,從銀行很難借到錢的用戶。
比如借款8萬元,期限3年,月還款額多在3000元到7000元之間,此類貸款多為線下審核,平臺風控會比較謹慎。
最后一種則為額度較大的短期借貸。一般是經濟能力較強的短期資金周轉所需。風險相對稍高,一般需要車、房等抵押物。
比如借款10萬到20萬,借款期限1個月到6個月,風險相對上述兩類稍高,需核實抵質押物質量、變現以及借款人財務狀況、隱性負債等情況。
個人借貸是P2P行業重點業務且風險相對可控,只要平臺針對產品的特點將風控工作做到位,排除惡意騙貸人群,基本不會發生大的風險事件。
接下來看看企業貸。企業貸情況比個人信貸要復雜的多,風險也偏大。不過限額政策頒布后情況整體有所好轉。
企業貸一直是投資者比較擔心的資產類型,不少人都會想,實體行業不好做,如何能夠承擔的起動輒黏糊20%-30%的借款成本呢?
這里有兩個關鍵詞:季節性、階段性。
比如很多行業有淡季和旺季,旺季自然有更大的資金需求,也能夠承受一定高成本的借貸資金,畢竟會有回籠資金來支撐。
再來看看階段性,不少供應商都會因為賬期影響資金的周轉速度,這時候質押票據或者貨物賬單獲得周轉資金也是正常的。
其實能夠承擔年化15%-30%的場景很多,就算是票據質押,若借款方急需資金周轉,借款1個月以內,負擔10%-18%的借貸成本也不足為奇。
說到底,很多人覺得P2P借款利息高,是沒有結合具體的市場情況來分析,很多時候冷冰冰的幾個數字并不能反映借貸雙方的真實情況。
只有了解市場借錢有多難,借錢的具體場景和條件是什么樣的,你才能真正明白P2P所謂的高利息是怎么一回事。
也只有對這些有基本的掌握,你才會對投資P2P有客觀的認知,不至于一點風吹草動就膽戰心驚,也不至于危機在眼前而毫無察覺。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